3)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市东西干线的有轨电车大动脉,以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员和运输矛盾,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

  而在整个布里斯班河的北岸,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牧场和少数的村庄,甚至房屋都很稀少。

  这里是红河谷是供应牛奶蔬菜的基地,建设有三个专门生产蔬菜的村庄,还有五家奶牛场。

  每天凌晨时分

  菜农便会划着小船将新鲜蔬菜送到南岸的蔬菜批发市场,奶牛场同样是用船新鲜牛奶送过河,然后通过奶站的分发渠道,进入红河谷的千家万户。

  这就是北岸地区的唯一作用,是整个城市的菜篮子和奶瓶子。

  所以很早就流传一句话;宁要南岸一间房,不要北岸大农场。

  城市的飞速发展,凸显了发展腹地的重要性,成为制约红河谷市发展成国际性大都市的首要难题。

  这种难题并不仅仅是红河谷市有,在悉尼同样存在。

  悉尼海湾大桥建设的构想正是基于此,广阔的康士比高原(北仑镇)就是悉尼大都市的腹地,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希望所在。

  问题回到红河谷市,法国建筑师佛朗索瓦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跨越“布里斯班河隧道计划”,该计划设想非常大胆,预计通过河底隧道方案,跨越长达公里的布里斯班河,将南岸和北岸连接在一起,天堑变通途。

  认真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新的玩意。

  1802年,法国工程师马修就设想过采用隧道的形式连接英吉利海峡两端,这个想法很得拿破仑的欢心,他非常喜欢这个跨越公里的“英法海底隧道计划”。

  这样一来,纵横欧陆的法国龙骑兵就可以轻易的去伦敦展示大陆军的威力,想一想都让皇帝陛下笑歪了嘴。

  法国皇帝拿破仑在亚眠合约期间,公开向英国人推销这个油灯照明,马车拖运,还要修建探出海面的木质换气塔的大胆想法,并称其为;“法英两国友谊的见证。”

  在英国人看来,这个以“2小时马车就能到法国”的大项目怎么看都满是法国佬的恶意,简直把纵横英吉利海峡无敌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气得鼻子都歪了,视为赤裸裸的不友好行动。

  第二年两国再次闹崩了,有关这个海峡工程的提议自然也就黄了。

  时间过了30年,1834年,一个27岁的年轻法国工程师艾梅·托梅·德加蒙德对英法海底隧道这项伟大的工程产生浓厚兴趣,相较于前辈工程师马修,艾梅·托梅·德加蒙德付出的代价是就是他的一切,耗尽自己的财产和心血,一直到弥留之际,所以他被称为“海底隧道之父”

  直到1876年去世,艾梅·托梅·德加蒙德都没有看到英法海底隧道实现了一丁点可能,依然停留在图纸上。

  李福寿很难理解,为啥一个“纸上工程师”能被称为“海底隧道之父”,如果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