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6章西安的底气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有的则是讨厌宗教的灌输性教育抑或是发怵困难的拉丁文,真正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缀学的反而不多。

  与法国相比,德国的教育形势就好得多。

  1889年德国12~19岁的在校学生数量达万余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人口数量更多,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国也更加重视教育,尤其是容克军事贵族普遍要求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成长为一名优秀军官的基本素质。

  要论欧美教育强国,还得属英国排名第一,青少年年龄段在校学生达到40余万,每年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量超过3万人,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教育质量全球顶尖。

  果然不愧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最早步入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科技底蕴是其他欧美强国比不了的,当今方兴未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创造以英、德为主,法国人敲边鼓,美国人拾牙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反观昆士兰州教育形势,基本上是伯爵大人一力促成,为此每年都投入巨额教育费用,成果相当喜人。

  按照雏鹰学校严苛的标准,澳洲的高中部三年制学习,每年都有一些成绩不佳的学生被淘汰下来,进入社会工作。

  最终能够参加高中毕业会考的不超过6万名学子,按照按二八原则,这其中绝大部分高中毕业后就将走上社会,只有最优秀的万余名学子能够得到继续深造的机会。

  到了这时候

  这些优秀学子就需要自己负担高等学府深造的费用,他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在毕业后5年内分期偿还,也可以自食其力的勤工俭学,获取一份微薄收入支付学业所需。

  当然了,最优秀的学子能够获得奖学金,但是这个比例极小,只有5%不到的范围,每年约四~五百名幸运儿。

  随着昆士兰社会发展逐渐完善,新一代在澳洲出生的少年儿童成长起来,社会上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各种公办和私营性质的学校,逐步分担了社会教育的压力。

  华人普遍有望子成龙的心理,愿意在教育上花费更多的投资,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未来海外移民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好,路子越走越宽,前景越来越光明。

  1889年4月下旬

  非洲,吉布提地区的西安镇

  雷小鹏上校面目阴沉的大步走进索马里卫戍区司令部,办公室里一众军官和民兵指挥官齐齐敬礼;

  “我等恭迎司令官大人。”

  “免礼,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军官们互相看了一下,民兵预备役中校李勇站前了一步,沉声说道;“报告长官,这些驻防在莫尔加达的意大利人越来越不像话了,打破了此前双方保持的默契,深入到我方埃德地区的境内,动员黑人土著酋长捣乱,并且给当地黑人部落输送了400多杆枪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