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九十 国庆_我大哥叫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德行,有决心。这两个地方交给你治理,我免你一年的税。”

  “臣,谢......”

  “但是,税可以免,疏通水路,开垦淤田,修筑城墙等役不可免。我不是不体恤民情,朝廷可以拨给粮食钱币供你使用,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耽搁!”

  “臣,明白!”杨宪泣道。

  “我会让傅友得的副将驻扎在那边,配合你!”朱五站起身,笑着走到杨宪身前,把他扶起来,拉着他的手说道,“好好干,但是也要爱惜身体。你还不到四十,就有白头发了。

  “臣.....”士为知己死,杨宪泣不成声。

  “我才二十多岁,咱们君臣起码还要再相处四十年,才算有始有终,保重身体!”

  “殿下!”杨宪哭出声音。

  “别哭!男儿有泪不轻弹!”朱五拍拍杨宪的手,“你这个伯爵的帽子,我给你留三代,你是伯爵,你儿子是子爵,到了你孙子就是男爵。”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宪大声说道。

  群臣看向二人的目光都变了,大多眼光热烈。

  谁不想要爵位传家呢?谁不想名留青史呢?谁不想作为一代名臣呢?

  汉王从未对文臣有过如此礼遇,更没有如此的殊荣对待过。

  看来汉王真是认识到文臣的作用,许多臣子的心头一片火热。

  而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心中稍微思量,就知道原因了。

  除了杨宪确实有功之外,现在汉王的心思也更多的放在了内政之上。

  大汉在南方已无敌手,在率兵北上之前,汉王要发展民生,继续力量。

  “好啦!好啦!”朱五笑着坐下,“四十多岁的人了,说哭就哭,传出去脸都丢尽了!”

  群臣都善意的笑了起来。

  “这个事说完了,还有下个事,就是学部的事!”朱五开口道,“不但是学部,国子监我给你们建起来,学生们如何?要知道,咱们大汉现在可真是缺官呀!”

  “回主公!”刘伯温开口了,他现在看起来比以前清瘦了一些,“臣的好友宋濂,章溢等人不日到京,为国子监讲读学士!”

  话音落下,江浙出身的官员们心头大震。宋濂等人是江浙士人的领袖,他们入朝,则朝中再不是淮人一家独大。

  “臣管着学部,去年十月开始,学部在京城,扬州,淮安,江浙一带,新建地方县学府学三百余处,现有生员四万多人。”

  席老头忽然插嘴,“用的是我编的教材!”

  言语之中老头满是得意,但是朱五有些纳闷,刘伯温这种把孔夫子当祖宗的人,怎么会用席老头那些在他眼里属于奇淫技巧的东西。

  不过随即想想也就释然,大概席老头会说,你要不用老子的教材,老子杀你全家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为什么光是江南之地?淮地,赣地,为什么不建?”朱五问。

  “缺先生!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