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青州与辽东 四_梦幻之单机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评价,与主公大好的名声不利。

  此外,想要完全占领辽东,所需兵马就不在少数。但袁绍屯重兵于清河国,陶谦对我青州也是虎视眈眈,兖州又刚刚平定,还未彻底消化,所需兵马又从何处调动?公孙瓒如今是我方盟友,在牵制袁绍的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我方将辽东占领,等于安插了一根钉子在公孙瓒身后,公孙瓒难道会没有想法?一旦产生龌龊,反与袁绍联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辽东地处北疆,四处皆是外族。西北与乌桓、鲜卑接壤,东北与高句丽、夫余为邻,东南还有马韩、辰韩、弁韩,可谓一年四季征战不断。而辽东与青州之间,全靠海船联系,说是一块儿飞地也不过份。

  辽东一旦有事,青州根本救援不及,只能靠辽东本身力量去抵抗。但辽东苦寒之地,常年积雪,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又能保留多少力量呢?

  少留兵不足以为凭恃,多留兵则是靡费钱粮,若是驻军所需粮草,还要靠青州接济,于我又有何益处?”

  荀攸虽然平时同荀彧关系不好,但看法倒是相当的一致,认为曹军的重心在中原,不易分心旁顾,而辽东不过边隅之地,于大局无碍。一旦曹军能够统一中原,辽东自可传檄而定。

  只不过荀攸比荀彧的话更加详细,分别从大义、外交和军事三个方面阐述了占据辽东的错误,将顶级谋士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荀攸话语一出,同样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单就军事价值而言,辽东的确是一块儿鸡肋。在中原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占领辽东完全是得不偿失,有那富余的力量,还不如将目光多多放在中原。

  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文官们分成了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一个谈经济,一个谈军事,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也不可能相同。

  不能说荀彧、荀攸、张昭等人的看法有什么错误,因为这是这个时代所有读书人的主流看法,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个看法的确可行,因为即便是辽东发展到极致,也远远比不上统一之后的中原。

  但曹操却与这些人的看法不同,曹操不但要占领辽东,还要对辽东进行大开发。并不是说曹操比他们更加聪明,而是他们站的高度不一样。曹操来自后世,得到的信息更加丰富,知道辽东虽然荒芜,却是一块儿巨大的聚宝盆。

  如今的辽东是后世liaoning省的一部分,可谓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在后世,鞍、山和本、溪的铁矿,抚、顺和阜、新的煤炭都是享誉全国。

  而浑河流域广袤的平原更是适合农作物生长,曾经养育出金和满清,这两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被称之为“黄金平原”。

  当然,曹操的野心并不止于此,曹操还希望能够通过辽东辐射后世的整个东三省——辽吉黑,将这片肥沃的黑土纳入自己的掌中。

  在封建社会,有粮、有铁就是所谓的王霸之地。而东三省不但有粮、有铁、有煤还有数不清的貂皮、人参、鹿茸和造船用的巨大木材。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