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 砍之不尽的树林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吴潜已从治理黄河,想到了迁都的事。

  此时吴潜在赵与芮眼里,已经比其他人高了一眼。

  “将来无论我朝迁都到何地,运河用的最多,我朝运河承担了漕粮、漕银、军需的运输,还有商贸往来甚至官员、考生、使客流动等各种职能,维持运河的畅通可谓是我朝的国本,重中之重。”

  “善。”赵与芮点头,认为吴潜非常有眼光,说的没问题。

  这下其他大臣们似乎也没有反对,大宋的水驿道相当重要,别说漕粮什么,大宋现在大量的军需,火炮都得靠水驿道。

  “而运河又和淮河,黄河相连相交错,他们的治理是不可分割的,当统一考虑和规划,集中治理,多点齐开,甚至还得把黄淮入海口也考虑进去,争取用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做出最好的成绩。”

  不得不说吴潜相当厉害,眼光也特别看的远,他这套说法要在近三百年后,到明朝中后期时才由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提出来。

  以前大伙治理水利,就是今天黄河出事就搞黄河,明天淮河有事,就搞淮河,过几天有官员正好在运河边上当官,就治理下运河,大伙都是各干各的。

  包括吴潜在庆元府,汪纲在绍兴府,大伙虽然在一个省,但也是各干各地盘上的。

  原本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统一治理,把运河,黄河,淮河和入海口四个一起规划的是明朝潘季驯。

  现在吴潜在赵与芮的面前率先提出统一规划,集中治理,先把黄、淮、运河各地段全部认真勘察一下,然后决定,哪边需要疏通,哪边需要筑堤,哪边需要加高,哪边需要堵塞,有顺规划,统一治理,效果肯定会是最好。

  而且吴潜说前期工作工部相当官员已经做了许多,因为皇帝早就想治理河道,工部官员这两年一直在外面跑。

  吴潜看过资料,但觉得不够完善,工部跑的地方随意,主要还是以以前的经验,他需要再带着人跑一下,大宋境内的黄河,淮河,运河他都要跑,还要一边跑一边设计,估算成本和人力,最后再递交方案,和所有人专家一起研究决定。

  吴潜都没说要问皇帝意见,直接就是说和专家们一起研究决定。

  其他官员都有点怪怪的。

  但赵与芮当然不介意,扶案笑道:“专业的事,就得专业的人办,吴爱卿说的好,按爱卿所言,预计要多少年,花多少钱,要多少人?”

  吴潜道:“前期勘察设计最少还有一到两年。”

  四周又是哗然。

  因为大伙已经在外面干了两年,没想吴潜还要一两年。

  但吴潜这次是要把黄河,淮河,运河一起治理,一两年确实不多。

  “整个治理,最少得三五年,长的话,得八年九年,甚至十年以上,各地动员民夫当以百万计,耗费以千万贯计。”

  众臣又是惊叹,这简直就是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