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3章 大宋有志青年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小,要么方向不对,大部份都是往东北方向,距离海边比较近。

  而在陆路上,以这会的条件不带辎重的轻装骑兵,也得三四天左右,要是带着辎重火炮,那起码得走十天左右。

  两宋主动当兵还是少见,今天李杓就看到一船四十多人,证明赵与芮的宣传和政策相当给力。

  有天高达终于忍不住,问李杓:“怎么沿路看到好多人在勘察,这是要干嘛。”

  而济南,德州,临清这些战略要地,都在江南西北方向。

  两位父亲只能通过锦衣卫和山东都司新兵训练营的人打招呼。

  高达父亲高重的指挥级也就是五百人的中层武官,高重找到李曾伯两人一起出面去找了锦衣卫千户。

  要不是有赵与芮的宣传发动,估计一个主动当兵的都不会有。

  王登果然还是有点厉害的,也一眼看出关键:“这要能连结徐州,江南和山东就连成一片了,水道运输相当便捷,以后运兵也好,运物资也好,能缩短很多时日。”

  会通河挖出来后,山东和江南就可以直接从水道通行,相当便利。

  分配新军的权在山东都司,但由锦衣卫和山东都司交接。

  高达那边好点,他父亲是驻守济南府的指挥,他自己也成亲了,古代成亲就算独自门户,可以自己做主。

  兵营,炮营,火枪手等大概是半年。

  而且你们王家有两个儿子,按济南府一百户抽一的说法,以后王家一百年都不需要有人当兵了,就算王登家搬到别处,也同样享受一百年免抽兵役的政策。

  二月上旬,这批人到了海州,此时他们算是进入了江南都司的地盘,离开山东都司的地盘。

  李杓和周围的人一交流,才知道有大部份都是和他们一样,看了戏剧之后,脑子一热,主动报名当兵的。

  对比济南城三十多万人,加上附近所属各县的人口,这数量其实挺少的。

  当然,后来他才知道,这也是整个一月所有要求当兵的人。

  因为这会会通河还没开,要到明朝才开通。

  王登也差不多,父母都不同意,但他父亲只是个老师,没啥权势,人家锦衣卫直接说不能退,不上也得上。

  还有三个是家里让报名的,因为当兵减税,也能保证家族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免征兵役。

  当然,现在的大宋当兵还有各种好处,立有军功的,可以用军功为后代换个出身,就算当不了官,弄个吏员也是可以的。

  不过今天船里没多少人,只有四十多人,除了一个全身甲具的宋军外,全是一群大宋有志青年。

  只有李杓、高达、王登三人坐船出海后,突然往南,航行了十几天,中间还在浙江沿岸停靠过两次,此时他们知道自己被运到海外了。

  李杓是天天骂人,但高达和王登反而比较高兴。

  海外显然比较安全,不用和蒙鞑打仗。

  二月下旬,历经大半个月后,李杓三人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上岸后他们才知道,这里叫大员,是大宋最大的白糖生产基地。

  上岸后来接收的军人还没到,三人跟着带队宋军站在岸边等着。

  李杓注意到岸边有好多宋军军方战船,更有大量的从没见过的当地番人在帮忙运输物资上船。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