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3章 不是蒙军所长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想上船赶紧走,但阿奇里货物还没卖完,人也不在船上,他们的船已经停到别处,靠岸的位置让给了其他船,这意味着忽必烈必须在岸上住一晚才能走。

  要不然就得雇艘小船,带他们回大船上。

  忽必烈胆子也大的,想了想后,决定再留一天,因为他还没有看到宋军的和平城。

  从商业街往北就是往和平城方向,距离商业街约十里左右。

  从商业街到和平城只有三条主要通道,都是宋军派人修的,其余的地方要么是屯田,要么是建筑,建筑基本都是仓库,也就是商业街各商铺租用的存放货物的。

  很多地方都有拒马遮栏,甚至有军士巡逻,都不好走。

  忽必烈发现最常见的就是哨楼,宋军到处都有哨楼,基本几百步就能看到一个,哨楼上人不多,可能一个,可能两个,但站的高,看的远,下面都被宋军看的清清楚楚,他也不敢胡乱跑了。

  中午时分,忽必烈和阿奇里在约定的酒楼里碰了个头,阿奇里说明天上午能把货出完,今天要找个旅馆住下。

  忽必烈答应下来,吃过饭后,又带着两个随从,每人一匹马,往和平城方向去。

  往和平城的路上都是人和马车,各种行人和货物都在进出和平城。

  从忽必烈得到的消息来看,和平城是宋军军驻大城,除了参与建筑的民夫,城中主要是宋人和宋人的奴隶,也有少量外地商人,城中分内外城,宋人全在内城,奴隶们有些在内城,有些在外城,其余外地商人只能在外城。

  这边主要的商业点还是在港口的商业街,所以和平城并不是商业中心,也很少有大宗的商业交易,做为军事重镇,只有宋军的生活用品等才会到和平城来交易。

  忽必烈很快就看出来了,因为路上很多马车运着牛羊肉类往和平城去,而在港口边堆积如山的丝绸,陶瓷,铁锅等物却几乎看不到,这证明往和平城的商人,都可能是宋军特供的商家。

  他随便找了辆马车,借着问路想和押车的说几句,不料对方不会说汉语,更不会说蒙古语。

  阿奇里不在身边,没有翻译,忽必烈也相当郁闷。

  后来他才知道,宋军每年都进行招标,以当地驻军的肉食或蔬菜等各种供应分成数段标,给地方上的商人们。

  商人们会纷纷出价,比如有附近的领主以每斤羊肉二十铜币的价格,竞得和平城每月三千斤羊肉的供应权,该领主每月向宋军提供三千斤羊肉,宋军则给他六万波斯铜币,或等价的宋军铜钱,或银子,也有会不要钱,直接要宋军提供的货品,如白糖,铁锅或丝绸等。

  忽必烈当时认为,可以从商人们提供的物品数量中,计算宋军在和平城驻守了多少兵马。

  但宋军很多物资分了数段,甚至十几段,几十段标,而且养着大量的民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