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原来大宋是钟表的先驱者?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为主要材料,呈方形,一共分为三层。

  最下层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设有向南打开的大门,门里装置有五层木阁,木阁后面是机械传动系统。

  赵与芮专门看了下,非常先进啊,用水力驱动,而且有机械传动方式,看到这玩意,谁再说两宋科技不发达,朕要打他脸。

  这可是北宋时就发明的机械,赵与芮仔细端详了下,自己火器局也好,匠作局也好,很多工匠可能也是从这里学到的东西。

  他转身问科技司唐正:“朕的匠作局和火器局,是不是有熟悉这水运仪象台的?”

  唐正道:“回陛下,那许厉的父亲当年就参与了这台水运仪象台的制作,他对机械和水力运用相当熟悉。”

  “朕就说嘛。”赵与芮原本以为大宋的科技是在自己带动下起来的,其实大宋也有很多相关的专家,只是以前没有得到重视罢了。

  他再看中间,中间层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密室”,里面放置浑象。天球的一半隐没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机轮带动旋转,转一圈正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真实地再现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变化。

  上层是一个露天的平台,设有浑仪一座,用龙柱支持,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浑仪上面覆盖有遮蔽日晒雨淋的木板屋顶,为了便于观测,屋顶可以随意开闭,构思比较巧妙。露台到仪象台的台基有七米多高。

  赵与芮接着又看了日晷,然后发现日晷的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

  “朕有个想法。”赵与芮看完后转身道。

  众大臣都赶紧听着。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已经是老祖宗们用到现在,用了几千年了。”

  “还得再分明初和时正,还得分一刻两刻。”

  “但咱们在这里看着这些东西,可以准确区分,可外面的百姓和出征军队,却得用别的办法来判断。”

  “咱们应该造一种钟表,可以随身携带,准确的看到每天的时间。”

  “还要把时间更精准,不但要到刻,还得到分,到秒。”

  “比如一息,可以算一秒。”

  赵与芮要造钟表,重新确定时间。

  他今天叫来了科技司的唐正,正是要科技司正太史局的人配合,然后挑选一些参与过水运仪象台和日晷制造的工匠,一起来干这件事。

  因为水运仪象台和日晷都有类似机械齿轮的传动装置,而钟表正需要这样的装置。

  其实齿轮的运用可以往前推一千多年,公园前140年到100年,古希腊人制造了用30至70个齿轮系统组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计时器。这台仪器被称为“安提凯希拉仪”,由29个彼此咬合的铜质齿轮和多个刻度盘构成,大小与一个午餐盒相当,它于1901年在希腊安提凯希拉岛附近一艘古代沉船上被发现,因此得名,现保存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