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章 回山隐居_美人江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杨书成引着他们沿着河边小道朝里面走。道路蜿蜒,走了顿饭时间,就望见前面有一个大谷地。

  谷地里土地平整,两边青山环绕,一条班河水在里面弯弯曲曲的流走,河两条尽是高大的树林。

  在前面的山前,盖有十几间房屋。杨书成道:“那就是我的家了。你们到了这里,这里地方宽阔,随便择一个开阔的地方,就能盖十几套房子,周围地可以开垦出来,可不是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地方。”

  边说边朝里走,已是走到田边了,这是种的水稻田,那稻秧已是长得没过马腿了。田里青蛙鸣叫,远处有一行白鹭飞起。

  王庄主赞道:“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朝着庄院走去,远远的就有一条大黑狗跑来了。

  走在田间小路,早有人望见,跑着迎接而来了。

  一行人走进屋内,杨母也在,大伯得到消息也带着女儿女婿来了,那潜龙剑派掌门人张一可在县城喝酒,还没有回来。

  一家人团聚,马上杀猪作饭,款待来客。

  到了晚上,林冬梅一家也从山外赶来了。

  聚在堂屋内,听杨书成讲在山外的冒险故事。

  第二天,王家就择了一块地方,盖起了房屋,他们本来就是太行山边的大户人家,现在都把钱钞带来了,租用山外的农人就盖起房屋来。

  杨书成在家,也无事可做,每天在家看看书,练练长生剑法。

  杨书成要报杀父之仇,张一可就把自家的潜龙剑法一一演示出来,供杨书成揣摩怎么样去破解。

  要是无聊了,就约着王吉刚到山里去打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有时也约着跟张一可到县城里去喝酒。

  这一日,杨书成若有所思,遂铺开一张宣纸,蘸满墨水,挥毫写下一首古诗来:

  梅子溜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他歪着头,想了一想,又写出一首小诗来: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想了一想,喊叫一个老家人来,道:“你把这两幅字,送给王家小姐吧。”

  这老家仆小心地把这两幅字卷了起来,拿着走出门外。

  杨书成在屋内徘徊了一会儿,又铺下一张宣纸,写了起来,只见他一笔一笔写道: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吠吠窦,知有行商来卖茶。

  又写下一道古诗来: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书成见这一幅字也干了墨迹,认真地卷了起来,又叫过一个小子来,叫他把这幅字,送给山外村中的林冬梅姑娘。

  不长时间,老家仆回来,手里拿着一圈纸。杨书成望见,心里惊道:“难道王小姐瞧不上我的字?”

  正在惊疑,那老家仆走进门来,对杨书成道:“公子,王小姐见了字,很是喜欢,从樟木箱里,翻检出一张古画,叫我亲手交给公子。”

  杨书成接过,徐徐展开,原来是一幅古画,名叫:“松下品琴图”。

  那老家人见杨书成歪着头,一直看着这幅古画,见这张纸也是陈旧,都有些发黄了,还不如自家的纸光鲜,怕公子吃亏,就多嘴说道:

  “公子,这幅画不值多少钱吧。”

  杨书成道:“这是一幅宋朝的古画。要是折成钱的话,能把这里的田啊、房啊,都能买去。”

  老家人听了,惊得合不拢嘴,可又不服气,说道:“有没有公子的字值钱?”

  杨书成道:“我的字一文不值呢。”

  杨书成喜洋洋地把古画挂在书房墙壁上。歪着头,一阵呆看。

  老家人见公子发呆,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就自动走了出来。

  刚走到大门口,就望见去山外给林冬梅送字的小子回来了。

  只见远远的他,带着两个人,这两人抬着一口大缸,正沿着稻田埂,大踏步地走来。

  这老家人心里嘀咕道:“不知是一缸什么东西?”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