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痊愈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病已经好了,那么接下来自然要上朝处理政务。

  要不然,政务还不得荒废下来?

  这期间,张凌阳也命小福子将张致远、孙定安两位当朝大佬喊来,大概了解了一番国事。

  通过两人的介绍,张凌阳发现,现在国内虽然不时有灾害发生,但政局相对还算稳定。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先皇在位期间大力整肃吏治,这才使得吏治比较清明,国库中的库银也比较丰裕。

  现在大周面临的问题,不是内政问题,而是边疆战事不断。

  首先,就是西疆那边战事不断,不时有边境部族不服大周的统治,屡屡发生叛乱。

  而云贵那边,自进行改土归流以来,也是大小战事不断。

  改土归流这项政策本身并没有错误,对苗疆的百姓来说是一向前所未有的好政策。

  不过这项政策损害的却是西南土司自身的利益。

  故而,面对改土归流这项政策,苗疆土司不时的发生叛变,以至于苗疆那边也是战火不断。

  不过好在,这些都是小的叛乱,威胁不了大周的统治。

  至少在张凌阳看来,既然你敢叛乱,朕派兵征讨就是,看最后谁耗得过谁?

  当然,张凌阳此刻还是一个政治小白,根本就不知道为了征讨这些不臣之人,朝廷耗费了多少钱粮。

  这些部族,往往是剿了又叛,叛了又剿,往往复复不断。

  刚刚已经提过,张凌阳完全就是一个政治小白,对这些政策大都是一知半解。

  故而,张凌阳便将这些边境之事悉数委托给了张致远、孙定安两位大佬全权定夺,而自己则专心处理一些贪官污吏即可。

  为何要整治吏治?

  从张致远、孙定安两个大佬口中,张凌阳得知,先皇永康帝御下严苛,不少官吏都因贪腐而被罢官下狱。

  而泰安帝赵宸熙登基后所下达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启用永康年间因贪腐而被罢黜的官员。

  并且还一律官复原职。

  这么做的后果可想而知。

  但如何整顿吏治?如何整肃贪官?

  这就有点让张凌阳为难了。

  因为张凌阳对朝中大臣所知不多,更谈不上了解,想启用一个能臣,都不知该选谁?

  不过张凌阳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身为皇帝,他手下可是有着特务机构的。

  臭名昭著的锦衣卫和东厂。

  一边,张凌阳命司礼监整理各地官吏以往的履历。

  另一边,张凌阳又命锦衣卫暗中探查各地官员的不法行为。

  吩咐完事情,张凌阳便开始了自己的日常工作,那就是批折子。

  张凌阳批折子,自然与别的皇帝不同。同意了的就打一个对号,不同意的,就打一个错号。

  至于为何要如此,还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写毛笔字的缘故?

  你想想,身为一个皇帝,字却写得其烂无比,甚至不如一个五岁孩童,让大臣知道了,那张凌阳该多丢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