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迁移人口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百姓即便购买,也那些士绅也不愿意将自家的土地全部卖出。

  继续给这些士绅当佃户,还是去遥远的辽东搏一把,就成了这些无田百姓头痛问题了。

  其实愿意前往辽东的百姓不少,毕竟那里都是无主的土地,且是官府分给他们的,不用交钱。

  可现在的问题是,辽东才刚开发出即便顷的土地,根本就不够这么多百姓耕作。

  张凌阳也想一下子向辽东迁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口。

  可这明显不合实际情况。

  不说这么多百姓去了辽东分不到土地,就单单说粮食一项,单凭辽东是养活不了数百万人口的。

  今天不行却不代表明年不行。

  今年有了这上万户人口迁移辽东,到了明年秋天,辽东的产出肯定能够养活数十万百姓的。

  所以,张凌阳再次给辽东下旨,命当地卫所明年开春之后继续开荒,而且是大规模的开荒。

  等到了明年这个时候,张凌阳就可以向辽东迁移数十万百姓了。

  这么做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辽东荒芜的土地,更能解决内地土地不足的问题。

  虽然工业化时代已经来临,可工业化肥、农药却还没有诞生,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农业产出其实很低的,甚至不足后世的三分之一。

  北方几省虽然耕地面积要远远超过南方几省,可几千年耕作下来,中原大地的土地早已贫瘠不堪。

  论土地肥沃程度,远远不及江南水乡,更不要说辽东的黑土地了。

  就好比豫南首府开封府,数千年来,历经无数战火、水患,那里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土地变成了盐碱地。

  这些土地即便能够种出农作物来,产量也是少的可怜。

  像开封府这样的情况,在北方几省其实是很常见的,只是其他省府的问题没有开封府这么严重罢了。

  在没有现代化技术支撑下,想要改良那里的土地,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是来自后世的张凌阳,也只是听说过几种改善盐碱地的笨办法,可到底合不合适,张凌阳本人却不得而知。

  不过张凌阳已经下旨给皇家学院农学院,让那里的专家、学者研究改善盐碱地的方法。

  不过这注定是一项长期工作。在后世,***治理盐碱地,也是耗费了好些年才初见成效。

  这个时代想要一下子改善那里的土质,只怕也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张凌阳对这些并不是十分的迫切,一是因为科学研究本就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本身科研工作就要做大量的调研、试验才能得出最有效的结论。

  二是因为现在大周的人口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再经过向辽东迁移人口之后,中原几省的人口和土地压力在以后数年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

  张凌阳相信,在以后的数年时间里,皇家学院农学院肯定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所以相对而言,张凌阳并不是十分着急。

  现在张凌阳着急的是,如何在国内推广科学技术。

  大周亿万万人口,但凭一座皇家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远远解决不了大周在工业发展上所面临的劣势,而无论朝堂还是地方上,掌握文字的那帮人又大多排斥西方科学技术,单单依靠自己,张凌阳明白,就是再给自己数十年,自己也实现不了大周的工业化……

  (教育123文学网)

  大周昏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