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周字典和外语学院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规模的翻译工作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在学生们的协助下,翻译出来的书籍日益争夺。

  到了泰安五年的年底,已经有两百多部科学文献被翻译成了中文。

  那些翻译过的文献张凌阳也看过一些,可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一开始张凌阳还没想到缺少的是什么,可仔细一想,张凌阳总算是反应了过来,这些翻译过来的科学文献,缺少了一些生气,文章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

  这个时候,张凌阳也明白,到底这些专家、学者已经那些学子,没有一个是专业的翻译家,并不知道,有时候翻译一本书籍并不止是简单的翻译文字的意思,还要翻译出来书籍的中心思想。

  三年时间,这些学者与专家、学者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已经算是难得的了,又哪里明白其他的东西?

  所以,为了以后能够更合理的翻译书籍,也为了更加浅显的明白书籍里的意思,张凌阳下令明年春天的时候,大周皇家学院各分院成立外语学院,专门学习外语。

  成立外语学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这些文献的翻译工作,还是为了以后大周能够更加迅速、简洁的同欧洲交流。

  就好比以后大周在欧洲设立大使馆,总不能到时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连法语、英语、俄语等欧洲语种都不会讲吧!

  不过与其他学院不同,外语学院招收的学生并不会太多,这是因为在大周,大多数人还是拒绝学习外语的。

  这跟大周闭塞的环境有关,也跟大周的思想观念有关。

  千百年来,大周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习惯了做主人,至少在东亚这一块做主人的习惯。

  更何况现在是欧洲有求于大周,而不是大周有求于欧洲,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就好比现在的欧洲,不少国家的大学都已经成立的汉语学院,方便以后跟大周的来往。

  这跟科技水平无关,也跟国力无关,这是供求关系发展的必然。

  现在,欧洲更加迫切的需要大周的市场和商品,反观大周,除却采购一些机械设备之外,其余的工业品,大周基本上是不进行采购的。

  既然你欧洲是求着我大周的,那自然得按照我大周的规矩来,因此语言就成了其中最大的阻碍。

  通过那些前往大周的专家、学者的书信,现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大周完全是一个人间天堂,那里有华美的丝绸,有可口的食物,有优雅的礼仪,还有海量的财富,这些,都让富有冒险精神的欧洲人民对大周充满了向往。

  商人想要去大周赚钱,自然要学习汉语。

  专家、学者想要前往大周发展,自然也需要学习汉语。

  百姓向往大周百姓的生活,想要移民大周,自然更加的需要学习汉语。

  所以不知不觉间,欧洲已经掀起了汉语热。

  如果张凌阳知道这种情况,一定会大笑不已。

  其实,说到底任何一国国家的底层百姓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可大周底层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欧洲人又怎会知道?

  现在那些去往大周的欧洲商人、专家、学者已经使臣,要么在沿海地区活动,要么在富庶的江南和首善之地的京城,这些地方都是大周的富裕之地,在那里他们自然看不到大周百姓过的究竟是什么日子了……

  大周昏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