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九章:三年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在巡检司的建立和官吏考核制度的重新制定两个方面上来。

  在改革以前,新科进士和地方官吏每年不是托关系就是送钱,为的就是能够在富庶的地方为官。

  至于那些贫穷的地区,很少有官吏愿意前去。

  可现在不同了,自从官吏考核制度改革之后,整个大周官场上谁不知道?越是贫穷的地区,越是好发展,越是能凸显自己的政绩?

  反观那些富庶的地区,因为那里原本就很富庶了,即便地方官吏再怎么努力,政绩也很难被凸显出来。

  因为富庶的地区无论是民生还是其他方面,相较于贫困地区来说,原本就已经很健全了。

  所以想要给人眼前一新的感觉,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也因此,自从官吏考核制度改革之后,不少官吏都托关系、走门路,想要被调往贫困地区为官。

  因为只要你有能力,在地方上埋头苦干个三五年,政绩一下子就能凸显出来。

  官吏有了盼头,贪污行贿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少了。

  毕竟,只要多少有政治上进心的官吏,心里都清楚,如果他们贪污一次,那将是自己一辈子的污点。

  至少这三年时间里,各地贪污行贿的案子逐年下降。

  政治上成绩喜人,军事上也不差。

  这三年时间里,大周军队全部完成了近代化改革,刀枪棍棒等冷兵器彻底成为了历史。新成立的数十家兵工厂源源不断的制造出各种热武器被运送到军中。

  这三年里,大周本土正式划分为七大军区,常规兵力共计二百余万。

  在海外殖民地和藩属国,大周也有不下三十万的兵力驻扎。

  海军方面,大周一共打造出十支舰队,一共十一五万人。其中除却四支舰队驻守渤海、黄海、东海和男孩之外,其余的六支舰队分别驻扎在扶桑、吕宋、婆罗洲、爪哇和天竺。

  其中,天竺驻扎了两支舰队,其余地区驻扎一支。

  以上这些成绩,都是这三年时间里大周取得的成果,但却并不是张凌阳最值得骄傲的。

  张凌阳最骄傲的是,经过这几年的埋头发展,彻底解决了国民的粮食问题。

  在辽东,每年都有上百万人向这里移民,一块块荒无人烟的土地被开发出来,成为沃田。

  在北方,随着冬小麦的大规模推广,北方的原野终于实现了一年两熟。

  在缅甸、暹罗、安南、婆罗洲、吕宋、爪哇……堆积如山的粮草被源源不断的运回大周,彻底解决了百姓们饿肚子的问题。

  在西北,在祁连山、天山脚下,当地卫所的士兵挖沟修渠,将山上的水引下,浇灌出一块块农田。

  这几年,天下脚下、祁连山脚下,一座座村寨拔地而起,不断有陕甘地区的百姓迁移过来耕种。

  在遥远的西伯利亚,驻守当地的将士们也开发出一些农田,修建了一些村寨,用于安置将士们的家属。

  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大周皇家学院畜牧专业的学子教导当地牧民如何种植牧草,如何科学化放牧,如何防止牲畜疾病。

  整个大周,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即便是被荒漠化侵袭的陕北地区,在张凌阳的授意之下,荒山上也开始种植起了耐旱的树木和杂草……

  大周昏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