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七章:张凌阳想要制定五年计划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大周的未来有无好处?

  黄河下游年年泛滥成灾,耗费数年时间修筑坚固的河堤,使得黄河两岸的百姓再不用担心洪水之灾,对百姓有没有好处?”

  根本就不用多问,这些肯定都是对大周朝廷,对大周百姓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这些,就是五年计划说要关中的重大项目,有国计,也有民生。”

  经过张凌阳这么一解释,郑永基等人才恍然大悟。

  郑永基开口道:“按照陛下的意思,不知这五年计划,该如何规划?”

  明白归明白五年计划的意思,可该如何规划,该如何安排,郑永基等人心中并无确切的答案,所以郑永基才有此问。

  张凌阳轻笑声,说道:“民间谚语中有言,要想富,先修路,五年计划的首要规划自然是修路了。

  大周一十八行省,如果连同高丽、缅甸、暹罗、安南等藩属国,你们可以估算一下如果将大周各行省和藩属国之间全部连通起来,要修多长距离的道路?要耗费多长时间?要用多少民夫?然后,再将这些全部细分开来,估算几个五年节点内能完成这个项目,完成之后又对朝廷有多少好处,五年计划就是这么做的。”

  “微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郑永基反应很快,只是细想了一会儿,就明白这个五年计划该如何去做了,“陛下所说的五年规划,就是将短时间难以完成的一个大目标细分成几个小目标,逐一完成,不知微臣的理解是否正确?”

  “不错!”张凌阳点头,说道:“你理解的很正确,这件事就交给郑爱卿去办,朕也不催你,只要今年年内内阁能拿出具体章程就行。”

  “微臣保证完成任务。”

  郑永基回了一声,就带着其余六部九卿一同出了宸安殿。

  郑永基彻底理解了五年规划的意思,并不代表其余大臣也理解五年规划的意思。

  户部尚书朱开山就是其中之一。

  出了宸安殿,朱开山就向郑永基问道:“郑阁老,这个五年计划的章程该怎么草拟?下官还是有些不明白,还请郑阁老赐教。”

  郑永基耐心解释道:“这个五年计划说难也难,说简单的话,其实也很简单。”

  见其他大臣都看过来,郑永基就继续说道:“就拿朱尚书负责的户部来说,去年国库的税收超过了三万万两白银,那朱尚书大可对未来五年的税收收入做一个估计,看能增加多少。

  就好比说五年之内,户部计划将国库的税收收入增长到四万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国库的财政收入每年至少要增加两千万两白银。

  如果完成了这个增长率,自然是好的。可一旦其中有一年的税收收入涨幅没有超过两千万两白银,那朱尚书就要思考了,为何税收收入的增长率会下降?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五年计划自然而然也就能够完成了。

  当然,老夫并不是说要朱尚书只关心国库的收入,民生方面也不能放松。朱尚书可以派遣户部官员下去调查全国各地的贫困人口,看五年之内能够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只要定下目标,老夫相信,户部上下肯定会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

  “其实说到底,所谓的五年计划,就是将朝廷的大政方针制定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只要我等将这些小目标一个个完成,还愁大目标完成不了吗?”最后,郑永基说道……

  大周昏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