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二章:工业区的概念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凌阳这边,将服装设计的事情交给王皇后全权处理之后,就不再过问,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去过问。

  因为这个时候,六部九卿已经将拟好的关于大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章程呈送了上来。

  这些呈上来的章程之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固步自封的,也有风险性十足的。

  细看之后,张凌阳召集朝中三品以上大员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讨论,期间并多次征询皇家学院专家学者的意见,才算最终定下了大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张凌阳用后世的眼光看待问题,固然很少出错,可大臣们却没有这样的眼光,所以张凌阳必须要说服他们。

  就好比张凌阳提出了一个城市五年规划及腰,欲要将天津卫、松江、广州三座港口城市在五年内打造成全新的贸易城市。

  并且,还要以这三个城市为立足点,分别打造渤海、江南、珠江工业经济带。

  对于张凌阳的这一提议,大臣们很是不解。虽然现在大周已经睁开眼睛看世界,可很多人并未重视到海上的巨大利益。

  甚至,还有些人认为,还长利益对于整个大周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最主要的,是朝中大臣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在他们的理念中,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毕生之愿,对于经济的理解和重视根本就不够。

  即便张凌阳三令五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效果并不见得很好。

  经过认真思索,张凌阳才算明白过来,朝中大臣并不是没有才华,也并不是不重视经济,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对经济这一概念还不是十分理解。

  在大周,皇家学院的专家、学者虽然编纂过不少的书籍,可经济领域的书籍却没有一本。

  其实别说是大周了,就是在欧洲,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一本能够系统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书籍。

  不过与大周不同的是,欧洲已经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开始认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了。

  张凌阳前世只是一个小屌丝,哪里清楚那么多的经济理论?所以不得不举例说明一些问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说服朝中大臣。

  如果说一开始发展工业的话,张凌阳大可一意孤行的去做。可那样做的效果却有些不理想,毕竟一个人再怎么努力,其程度也是极其有限的。

  之前张凌阳之所以一意孤行的以皇家私人的名义发展工业,最主要的还是起到表率作用,让朝中大臣和地方豪富看到发展工业所获得的巨大利润,从而引导他们对工业的重视。

  经过数年的发展,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地方豪富,也都意识到了工业化的好处。可这几年的工业化都是比较散乱的,并不能形成规模。

  所以张凌阳才提出了打造工业区的概念。

  在张凌阳的规划中,天津卫、松江、广州三个港口城市以周边区域的矿产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