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_如果这是宋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这一点都不会影响他在历史上的意义。

  他就是一位权臣,一位能臣,一位不屑于文字之间,哪所仅仅稍通半部《论语》的半调子书生。可是他有真才实学,就从这时开始,宋朝开始了它的内部权力设置,这些具体详实别出心裁的巧妙构思,保证了北宋在100多年间,没有武将作乱,没有番王造反,更没有内廷太监作怪,就连后族方面也没有所谓的女祸发生。

  历史把这些功劳记在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头上。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就像一座摩天高楼的建起一样,人们记住的投资商和奠基者的名字,但是那一砖一瓦是什么人砌起来的呢?大厦的蓝图是什么人设计的呢?

  人们似乎更应该记住他们,他们才是那座高楼真正的建设者。

  公元960年12月,赵匡胤从扬州凯旋,回到了都城开封。这时候整个宋朝上下所有人等心中一块大石都落了地,担忧的再也不用担扰了,想谋反的也都可以歇菜了。大家都明白,赵匡胤已经坐稳了江山,厌恶他的人,只能祈求上天把柴荣的命运也给他,这样才能把赵匡胤消灭,自己取而代之。

  但是奇怪的是,赵匡胤本人却一反常态,变得整天无精打采。有人问他怎么了,赵匡胤就摇头叹气,显得非常的苦恼——你们觉得当皇上挺容易是不是?唉……比我当节度使的时候差得太远了……

  有点吓人,这让别人怎么安慰他呢?难道满足他的愿望,大伙儿齐心合力再造他的反,把他再打压回节度使原形?开玩笑,于是赵匡胤就只能继续郁闷,直到他的心理变得非常恶劣。

  烦啊,他只能自己找乐,在自己的后花园里拿弹弓打鸟玩(情趣不太高),但不管怎样心情总算好了些,不料就在这时突然有个官紧急求见。赵匡胤不敢怠慢,以为出了大事,立即接见。结果,这位仁兄说来说去都是些平常小事。赵匡胤火了,问他到底搞什么搞。可这位官一点都不在乎,一句话就顶了回来——臣以为再怎么的,也比打鸟玩急点。

  下面发生的一幕,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关赵匡胤有手边随时提着一把斧子的习惯的记载。就见赵匡胤武人习性再次暴发,没有二话,举起斧子就砸了过去,干掉对方两颗大门牙。

  而这个官真是有种,没哭没骂,而是慢慢弯下了腰,把自己的牙一颗一颗都捡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收在了怀里。

  赵匡胤火还没消,继续大骂——搞什么?你把牙藏起来,要到哪儿去告我啊?!

  但是这个触了晦头的人似乎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倔头,要顶就下定决心把你顶到底——我是告不了你,可是自然有人都记在史书里!

  好了,赵匡胤再一次泄气,历史再一次证明,有了利的人就会要名,尤其是像赵匡胤这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