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泥石流 类型片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一鸣放下茶杯,拿起笔继续在纸上划拉。

  “第二当然就是投资,上限设在多少,保底设在多少,止损线又是多少。

  确定了项目目标之后,这几条线都可以倒推出来。

  7000万的片均票房,也就是2000万的片均收入。

  扣除各种税费和边际利息,我们可以把投资上限设在1500万,只要确保总投资在这个额度以下,就可以大幅降低亏损几率。

  1500万减去30%的预留宣发资金,则是保底线,1000万。

  华国导演很少有商业思维,超支简直是家常便饭,因此我们还要在投资上限之上,再设置一条止损线。

  这条线的意义,不是约束导演,而是约束你我。

  假设超支比例设为25%,那就意味着当项目支出可预见地将突破1900万时,我们就要强行插手介入。

  我们当然尊重导演,但我们更尊重投资,这也是商业电影的运作规律。

  你看,我又给合作导演加了一条紧箍咒,显得很不友好。

  然而这是一家初创电影公司所必须恪守的,包括我这个创作总监。”

  大壮盯着白纸上的数字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实在忍不住问道,“一鸣,我不懂电影,但是却有一种感觉,这样子搞电影过于条条框框,根本就不像在搞艺术啊!”

  陈一鸣哈哈一笑,“你说对了,商业电影本来就不是艺术品,商业导演也不是艺术家,我们就是卖手艺的工匠。

  我之前跟你们提过,华国当前的电影圈子就谈不上是个产业,因为根本列不出几个成熟的类型片,也从未培养出对应某个类型片的观众基本盘。

  现在内地的导演,除了王小刚的贫嘴喜剧,就没有其他类型片导演了。

  结果现在王小刚也不满足于商业成就,一头扎进大片领域探索艺术去了。

  你可以研究一下好莱坞二线公司虎门影业的发迹史,就能明白深耕类型片对于铂爵这样的中等制作公司有多重要。

  对于铂爵来说,业绩只是锦上添花,风险才是存亡关键。

  看看好莱坞历史上,一次大投资的失手,坑死了多少历史辉煌的老牌公司。”

  大壮不再反驳,想了想之后又问,“还有第三吗?”

  陈一鸣点头道,“当然,第三就涉及到规律之外的风向了,不过这是我的推断,事先说好可不保准哦!”

  大壮一听推断反倒高兴起来,“你的推断肯定准,快说快说。”

  陈一鸣无奈摇头,对底层规律不以为然,对铁口直断深信不疑,也许这就是人性吧。

  “类似的话其实我之前都有提过,今后几年,有两个行业会深度介入铂爵的业务领域。

  其一是超大型地产公司,你可以关注一下那些发力城市综合体的地产集团,院线影院二合一模式一定由他们引领,渡过快速扩张期之后,还会继续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