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难分难解的棋局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明的对比。

  西突厥女将秦芷蕾,在战场上同样是最亮眼的崽儿。

  白马银枪,披风烈烈,高冠稚尾,秀面含威,身后跟着一水的白马白袍骑士,光是卖相就显得实力深不可测。

  设定上她出任的是贺鲁的贴身亲卫,装扮上拉风一点也说得过去。

  而郁南与秦芷蕾的这场女将对决,也没有走写实路线,充斥着一股子浮夸漫画风。

  秦芷蕾这边是白骑白甲,郁南身后则是黑骑黑甲,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临近7月,敦煌外景地的戏份终于来到最后一场。

  前一天晚上,陈一鸣在剧组酒店设了杀青宴,欢送余荣光、汪劲松两位“特邀出演”的大腕儿杀青离组。

  跟着一起杀青的,还有张毅、聂元等众多辛苦拍摄马戏的前太保们,以及大部分时间担任步兵的古越河。

  《木兰》的进度已经完成了八成,拍完两个女将的骑战戏,剧组就将前往襄城,拍摄长安行的部分。

  那也就意味着,《木兰》的拍摄正式完成。

  秦芷蕾扮演的西突厥女将军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角色,安排这个角色,就一个目的,好看。

  《木兰》这部电影,口头上说着“纯属虚构”,骨子里其实紧扣史实,包括里面的战争戏,也在尽可能地还原真实战史。

  而这场女将对决,是唯一的例外。

  《木兰辞》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故事,《木兰》却不是这样。

  主角木兰在片中并非一个纯粹的女性形象,也不担负女主角的功能,其职能事实上被另外三个女角色瓜分了。

  惊鸿三瞥的武则天是历史的侧面,大权在握的武皇后,为木兰以女儿身建功立业提供了合理性。

  万芊是自由的侧面,代表了木兰内心的纯真向往,因此在最美好的那一刻,凋谢了。

  秦芷蕾是反抗的侧面,代表了木兰潜意识抗拒的东西,为其所困又无力挣脱。

  《木兰》是一部写实向的电影,唯有在这三个女角色出镜的段落,镜头语言和画面风格无不华丽到突兀。

  这当然是陈一鸣刻意为之。

  比如接下来要拍的女将对决,陈一鸣就请武元荣设计了一出非常形式化的武戏。

  一边纯白,一边纯黑,两队骑兵在行进间变阵一字横线,展开对头冲锋。

  三次对冲过后,各自落马数十骑,双方在马速降低之后开始近距离接战。

  黄色的沙,红色的血,黑白相间的骑士。

  在高机位的大远景下,如同铺开一场难分难解的棋局。

  天元处,扭结在一起的,正是两军的主将郁南和秦芷蕾。

  纵观全片,这是主角木兰唯一一段多回合的斗将。

  在此之前,不管是手刃雷佳声,还是反杀王文度,都是手起刀落光速解决,毫不拖泥带水。

  只有这一场,走的是武连靖的功夫套招路线,很饱满的一分半武打戏,还是在马上。

  郁南和秦芷蕾不仅要纵马对拼兵刃,还有不少离鞍腾身动作,都需要吊威亚。

  在两人凝神对战的同时,他们的手下则像围棋圈地一样,唐军的黑子逐渐分割、吞噬、提吃西突厥的白子,最终形成对秦芷蕾的包围之势。

  最后郁南将秦芷蕾打落马下,特写定格,郁南开口劝降,秦芷蕾横刀自刎。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