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忙忙碌碌的唐城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部门的复杂工程。

  这样的镜头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有一个字,磨。

  襄城其实对《木兰》剧组的入驻高度关注,当地媒体几乎是全天候地跟踪报道。

  有关方面早就安排了宣传预案,希望在剧组开机那一刻集中爆发一波,借着陈一鸣的名头把唐城影视基地的字号打出去。

  可惜《木兰》并不配合,预热的新闻发了一周多,剧组依旧在“筹备”,开机时间迟迟难以到来。

  整个剧组已经忙疯了,实在没有兴致去配合襄城当地的宣传。

  四个主要场景的前期布景,涉及到海量的道具和服装,时间紧任务重,路平的道具组压力山大。

  三个副导演全力忙活群演的招募、培训和排练,要与几百上千人次的群演进行逐个沟通,当然也轻松不起来。

  唐城景区又是高速赶工的产物,林萧几乎是每天三五次地联系待命的施工队返工,负责协调的大壮心力交瘁。

  陈一鸣原计划7月半的时候关机杀青,结果实际进度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接近7月下旬各项筹备工作才算是符合他的要求,郁南等演员闷在酒店里长达半个月之久。

  7月18日,《木兰》在唐城的戏份终于开拍,这段长跑终于到了冲刺阶段。

  第一个镜头,吴军老腊肉和张子风小朋友重返剧组,补拍木兰爹和小木兰回家的戏份。

  这其实是一段旁白转场戏,用简洁直白的方式交待故事背景,并快速过渡到大木兰登场的正片部分。

  张子风一进片场就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显然对之前陈一鸣的“百般折磨”还有些心有余悸。

  然而她的心理建设全都白做了,陈一鸣喊过喊得流畅无比,一次走戏,一次试拍,一次实拍,最后保一条,不到三十分钟,这一大一小就杀青离组了。

  这利索劲儿,让张子风如坠梦中,也让之前宅居酒店那半个月时光显得特别无厘头。

  说实话陈一鸣并没有放低标准,因为这段戏的运镜是近景起手随后拉镜给到大远景,出镜的演员并不是主角,作为背景的半山坞堡和悲伤BGM才是主角。

  开机第一条顺风顺水,剧组再接再厉拍摄坞堡内部的戏份。

  这是一段两分钟的跟拍长镜头,观众在郁南的带领下,领略初唐时代的乡间生活。

  镜头下的远景坞堡,再重新推镜近身之后,张子风的小木兰已然是郁南的大木兰。

  身穿襦裙,挎着篮子,郁南自坞堡正门一路拾级而上,前往坞堡最内层的木兰家大宅。

  一分多钟的长镜头,入镜群演一共二十三组,其中有对话的是7组,每次互动都不能出错。

  而全程操作斯坦尼康的崔放也不轻松,他需要进行多达两位数的身位变换。

  在其他剧组这可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排练加拍摄花上个十天半月一点儿也不稀奇。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