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7章 老银币耍牛虻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呈现为一种繁复琐碎的风格,特写和跳切比较多,限定时长的前提下,就显得内容过于饱满,观众的眼睛恐怕会跟不上趟。

  导演的意图,叙事的方式,分镜就足以体现个七七八八。

  档期只是一方面,关键是他第四任夫人正处孕期,他对出国拍戏有顾虑。

  随后李阳阳介绍了主要演员的初定片酬,段一宁领衔主演片酬最高,500万+5%净利润分成,略微超出老段目前的行价,多少有一些补偿《1951》的意味在里面。

  分镜是剧本的平面可视化呈现,一整套分镜稿连在一起,就是一部连环画形式的电影。

  老段的发言不留半分情面,等于是全盘推翻了分镜稿的设计,王威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散得干干净净。

  眼皮明明低垂着,在极力回避着与未知视线的对视,然而一侧脸颊不断抽动着的肌肉线条,又给人一种莫名有底气的感觉。

  王威拍广告出身,画工尚可,分镜稿不是火柴人风格的简笔画,还是能看出不少东西的。

  会议室众人都很熟悉这个故事,因此分镜过得很快,王威简单说明十几分钟就讲完了。

  据其介绍,这已经是第四稿了,导演组内部总算是基本达成一致,老段从帝都大老远跑过来,就是来一睹为快的。

  不过李阳阳表示问题不大,因为对方的经纪人很热切,想必会说服于合伟的。

  随后老段的表现完美验证了陈一鸣的预判,他站起身来到会议室前方讲话的位置,当众直接演了一段。

  既然段一宁率先开炮,陈一鸣也打算暂时作壁上观。

  抛开团伙作案的段落,只谈审讯的戏份,区区两个人的场景,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镜头数吗?

  像338页的这几个特写,先是眉毛,再是手指,然后跳切咖啡杯,再回到面部大特写,按照剧本,这里包打听言语诱导警察相信了答案之下的另一个答案,我的表演设计跟你的镜头调度格格不入。

  悲催二人组并非没有戏约在身,不过跟手头上的狗血电视剧相比,他们当然更愿意跟着陈一鸣拍电影。

  按理说段一宁这个当事人在场,摊开来列片酬有些突破规矩,但是陈一鸣觉得就该这样,直接彰显老段项目主创成员的身份,既然是自己人,就不需要太在乎规矩。

  我认为,这场戏的主角只有我和警察两个人,是完整的两个人,彼此的反应都应该尽可能一丝不漏地呈现给观众,这样每一个伏笔才真正具有其意义。”

  段一宁从来不浪费口水耍嘴皮子,既然王威说快节奏观赏性强,那就现场演出来看看,而且一步到位,连后期剪辑都省了。

  音乐的节拍可以反映情绪,四二拍跟四四拍相比,哪个更快乐一听便知。

  其实华国大多数导演都没有给演员看分镜的习惯,顶多是讲戏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