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巡之回京_帝国的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的基本方法概括为“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而思维的目的是要探求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探求反映这种必然联系的形式,并用“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表达出来。

  王宜循用墨子辩学与古希腊逻辑学相对比。认为墨子其实已经提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因此,王宜循认为这应当是大明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最后。王宜循大声疾呼,夫明文人不能再闭目自大,尊独拘泥,而是应该不分门别地学习春秋战国先贤们的精髓。吸收泰西、印度等文明的长处,以创新精神开创属于大明的新文明。

  王宜循的文章可谓是打响了复兴百家的第一枪。一时引起无数的波澜。理学派的文人当然会气急败坏地进行反驳,痛斥其为“异端邪说”有辱圣人,甚至有江南文人要求监国的太子将王宜循从弘文院革名。

  但是刘焕章自从上次被江南派当枪使后已经谨慎很多,一时没有表态,后来又看到刘浩然的嫡系一太平派一窝蜂地涌出来支持王宜循,而且还表了穷韩非子法术势”法学和荀子的“性恶论”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太平学派的文人们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即有批判又有接受,然后又和性恶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一个国家和社会必须建立秩序,而这种秩序由于人性有恶,所以光靠自觉的道德去约束无疑是让狼牧羊,必须用法治。“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意思也就是说,圣人治国的方法不是依靠人人为善,而是使人人不作恶。一国之内为善的人不计其数;使少数作恶的人不再作恶,天下便大治了。君王治国,是依靠众人的力量并使那少部分作恶的人除恶。所以不要老是着眼于提倡好的道德,而应致力于建立防止作恶的法律条文。

  看到这些太平派学子们出手了,刘焕章也意识到什么了,于是便保持沉默。于是那些江南学派的文人只好自己出手,与王宜循代表的北方学派和太平学派争锋相争。

  看到刘浩然将手里的报纸放下,端正和色地看向自己,刘焕章瞄到了那版报纸上的标题,心里咯噔了一下,然后赶紧言道。

  “父皇出巡一趟,天恩广泽,只是看上疲惫很多,父皇当保重龙体。”刘焕章斟酌着词句说道。

  “疲惫是有的,不过收获也很大。不谈这些,你这些月监国,可有收获?”

  “回禀父皇,儿臣到今日才明白父皇建立大明基业的艰辛。儿臣只是监国数月,已经觉得力所不及,而父皇却将大明治理愕如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