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天启二年前三季的总结_带着大明横推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产灵米的世界,获得一些优质灵米,不仅产量惊人,还能提供灵气,帮助百姓士卒修炼。

  尽管功法还没普及到百姓,只要后面时机成熟,就可以全民修仙。

  至于白银收入,开海以后商税,各种丝绸、茶具、瓷器的交易,盐科,等等各种收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一亿两白银。

  开海以后全世界的白银都在往大明涌入,等打下东瀛以后,白银只会更多。

  到时候朱由校可能会用金本位,而不是银本位。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得想办法提高大明的人口,不然整个大明位面这么大的土地,谁去占领?

  一年军队军费的开支,宝船的修建的费用,道路的修建费用,还有官员的俸禄,武器装备维修的费用,各种费用支出,大概开支在九千万两白银。

  换成银元币大概是九千万枚银元币,银元币的含银量比收上来的白银含银量高。

  更重要的是不能被仿制。

  至于勋贵宗室的俸禄,朱由校每年只给了两万银元币当成是补偿。

  要想要再多就没门了。

  而且大多数勋贵皇族宗室都在忙着下海捞金,不差天启皇帝这点补偿。

  现在勋贵宗室差的是朱由校的信任与重用。

  陛下跟我们谈钱,太伤感情了,不如教我们怎么炼丹吧。

  或者传授几门绝技?

  又或者打仗的时候多让京营出去打就可以了。

  是在不行赏赐几颗丹药吧,某些朝堂重臣一年到头丹药都没缺过。

  就连李养正、魏广微、崔呈秀都有许多丹药,为什么我们勋贵、皇族宗室没有啊。

  与凡间的金银相比,对勋贵宗室来说,修仙更为重要。

  对无数官员来说也是一样,都想做出政绩,升官获得更多的气运加持。

  这些是户部的总结折本。

  吏部也在积极准备科举,安排官员到各出任职,东韩省,以及东北和三卫这些城池。

  新获得的领土也在慢慢开始筑城,治理的官员也都在慢慢选任。

  而大明乡政府、村社这些官员也在任命之中,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大明,基本实现了皇权下乡。

  宗族势力算是基本被瓦解。

  捕快司的成立,让这些宗族势力不得不臣服在大明朝廷的威严之下。

  捕快司都是退役士卒组成的,特别是北方那些退役士卒在天启年间也算是精锐,

  何况还人人带甲,手持精良武器,这些宗族势力敢反抗?

  一个乡的捕快司大概二三十人左右,身披盔甲,手持武器,对没有武器盔甲的人杀伤力无疑是巨大的。

  可以轻轻松松打上百号人,何况大多都是在北方见过血的士卒。

  北方的退役士卒大多安排在了南方,南方的退役士卒大多安排在了北方;

  南方退役士卒就没北方那么厉害了,南方战事少,弱一点很正常。但是也是披甲持刀,比一般大明百姓强悍太多。

  礼部李养正则是在折本中说了大明皇家学院已经修的差不多了,分布在各个乡县州府省各个地方。

  涉及到了全大明各个范围。

  天启三年各个地方的皇家学堂差不多可以招生开始对大明少年儿童进行基础的教育,顺便灌输党章,忠君爱国的思想。

  等吏部官员储备到一定数量,大明教育事业将迎来进一步改革。

  这是户部、吏部、礼部三部门的一些总结。

  兵部大多权利已经被收回了军机阁,只负责军队后期这些问题,无权调兵遣将。

  兵部唯一大点的权利就是在捕快司了,朱由校打算明年把捕快司的管理交给刑部。

  刑部魏广微也在大明倡导打黑除恶,清理一些无赖地pi,人人喊道的流氓恶贼这些。

  工部毕懋康毕懋良已经在研究朱由校给的炼器基础大全了。

  天津造船厂走上正轨,徐光启也回到京城,在研究修仙各个方向的副职。

  全大明的流匪,朱由校派了秦良玉的武骧卫、戚金的金吾卫进行全面剿匪。

  三十万大军,横推全国。

  金吾卫一直是二十万人,平时守皇宫大多数时候是金吾卫,虽然京城这几军团卫轮换,但是大多数还是金吾卫与羽林卫。

  朱由校后面会有所调整。

  PS:有事晚了点抱歉。求票...谢谢大家支持。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