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四章定计_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得看君主的信任程度了。

  荀彧是真正的全才,张恒准备把他定位成后方大总管,眼下跟在刘备身边,全当提前熟悉一下工作了。

  “也好,那就劳烦文若了。”

  刘备点了点头,对荀彧笑道。

  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哥,刘备还是非常客气的。

  倒是荀彧,却是连忙一拱手道:“谨遵钧命!”

  征辟令虽然下达,但张恒可不敢指望昌豨能够乖乖听话,这玩意更多是给徐州人看的。

  其目的就是告诉徐州世家门阀,新来的州牧是位仁义之主,且出手阔绰,大家不必惊慌。

  之后,张恒却是带着荀攸、郭嘉、荀谌三人赶往城外查探地形。

  在原本历史上,荀谌不仅是个嘴炮达人,更是深通谋略,官渡之战时被袁绍任命为谋主,时常问计。

  如此人才,张恒自然得带上,准备听听他的意见。

  四人带着数百亲兵出了彭城之后一路向东,行了有两个时辰左右,终于抵达了吕县城外。

  找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眺望远处的城池。

  观察了一阵子后,张恒淡淡开口道:“这吕县的城池……倒是有点意思。”

  “主簿此言何意?”郭嘉有些不解道。

  张恒一指前方,笑道:“诸位请看,吕县城池年久失修,断然无法久持。昌豨选了这么个地方与我军对峙,着实不知所谓。”

  闻言,郭嘉不禁哑然失笑道:“主簿,昌豨此人我虽未谋面,但观其名声,不像是读过兵书的人,如此用兵倒也情有可原。不过此举却有利于我大军征伐,岂非大大的好事!”

  “区区一个贼寇而已,也配让我大军征伐,奉孝太看得起他了。”

  张恒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

  跟董卓死磕,是大义之所在,不得不为。

  可他昌豨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让麾下将士用性命攻城?

  须知荥阳一战后,刘备麾下的大军已不足两万,用来攻打昌豨,简直是卑鄙的浪费。

  “那主簿的意思是?”郭嘉不解道。

  张恒摇头不答,反而把目光看向了荀攸。

  “公达知我心意否?”

  荀攸张了张嘴,正欲说话时,旁边的荀谌却突然拱手笑道:“在下倒有一些浅见,只是不知是否与主簿心意相合。”

  与荀彧的清雅不同,荀谌却是喜着华服,束发高冠,衣衫任何时候都整理得一丝不苟,甚至连个褶皱都不允许存在。说话时必然声音洪亮,给人一种精神饱满之感。

  “友若但说无妨。”张恒挥了挥袖道。

  荀谌点了点头,朗声道:“昌豨此贼不通兵法,困守孤城,已不足为虑。主簿所思者,应当在战场之外。比如……那泰山四寇之一的吴敦。”

  闻言,张恒眼睛一亮,对荀谌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友若通透,不愧荀氏三若之名!”

  “主簿谬赞了。”荀谌谦虚一笑。

  张恒又问道:“既知我心意,可有对策?”

  “此事易尔,无非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昌豨与吴敦乃一丘之貉,二人皆奉陶恭祖密令,阻拦我大军进入东海,正好一起扫除,之后便可长驱直入!”

  “好主意。”张恒点了点头,“此计既是友若所出,便也由你执行,如何?”

  荀谌闻言大喜,拱手道:“多谢主簿信重,在下定当不辱使命!”

  荀谌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已经归顺了刘备,那总得做点什么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免得被别人说自己是凭借家族声望才登临高位。

  眼下,正是牛刀小试的最佳机会。

  张恒又四下看了看吕县周围的地形,却发现其东面二三里处,正好适合铺设伏兵,顿时露出了笑容。

  嗯,就在这儿扎一个口袋,等着吴敦上钩就行。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