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未来的统帅 五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快速调动的预备队,同时加强步兵的反坦克训练,有针对性的修建防御工事。”

  希特勒想了想,又问:“那么在明天将要开始的演习中,你有信心打败对手的进攻吗?”

  “有!”法肯豪森眯起眼睛,看了坐在希特勒身边的赫斯曼步兵上将一眼。

  他知道这次的大规模演习是赫斯曼力主发起的。表面上的理由是为了“检验机械化部队的战术水平”。

  但是以法肯豪森对德国国防军战略思想的了解,却很容易就猜到这场演习实际上是一场针对波兰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战争的预演!

  法肯豪森看来。对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进攻,无疑是一场比上一次世界大战更大的冒险行为。简直是孤注一掷,不计后果。

  因为如今的德国除在法国、比利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敌人的包围之中。

  且不说大英帝国,仅仅是这四个对手就拥有近亿人口,远远超过德国加上波罗的的7000万。而且他们的工业实力之合比起德国也没有什么悬殊的差距,德国能够拥有的武器他们也会拥有,哪怕质量和数量上都稍稍逊色。但仍旧可以抵挡住德国的攻势。

  和上一场大战一样,这种势均力敌的战争是不可能有速胜的。德国很有可能面临一场长达数年的漫长战争――法肯豪森知道一些备战的情况,总参谋部早在20年代初就开始准备了。仿佛是吸取了上一次战争准备不足的教训,总参谋部预计下一场世界大战会持续至少5年。

  而总参谋部主管战略物资储备局(原属于工业促进委员会),现在正在努力储备足够应付5年战时需求的石油、粮食和各种有色金属。

  但是军队当中。对未来战争存有疑问的高级军官仍然不在少数,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些“反战人士”的存在,也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决定进行这次大规模军事演习的原因之一。随着德国的一步步崛起,来自英法等国的军事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如果德国不放弃寻求打破欧洲均势的政策――寻求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就是打破均势的行为――那么一场新的欧洲战争恐怕是很难避免的。

  因而,德国吞并波罗的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以及夺回东方失地的行动,都是一种“战争边缘政策”,极有可能引发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德军高层思想,树立必胜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法肯豪森冲着希特勒和德国皇帝还有赫斯曼行了一个军礼:“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阻挡蓝军,就好像未来战争中德国陆军将要遇到的最顽强的对手一样,敌人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

  赫斯曼轻轻点头,微笑着对法肯豪森道:“中将,你尽力去做吧,这是一次非常有价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