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法兰西不哭 十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放下电话,他已经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了,“第一波突袭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第1空降猎兵师的2个团在色当-马斯河以西成功空降,他们在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遭到抵抗!这说明法国人在色当-马斯河一带的兵力非常空虚……那里很快就会被第1装甲集群突破!”

  现在的西线总司令是哈麦施坦因元帅,他同时还是大总参谋部正式的总参谋长――如今德国国防军的指挥体系是一战式的,大总参谋部在战时可以分成柏林总部和战线总部,并且由总参谋长或第一、第二军需总监出任重要的战线总指挥。如果总参谋长本人出任战线总指挥,那么就由第一军需总监代理总参谋长。

  由于赫斯曼已经在波兰战役中担任过战线总指挥,所以这次出任西线总指挥的就是总参谋长哈麦施坦因了。不过哈麦施坦因并没有提出自己的作战计划,而是由统帅部会议做主选择了《曼施坦因计划》为蓝本,制定了“挥镰行动”。

  和另一个时空曼施坦因本人在法兰西战役时遭到陆军打压的情况不同,现在的曼施坦因则在赫斯曼的支持下出任了大权在握的西线参谋长。

  “很好!”哈麦施坦因元帅也大松了口气,一张过分严肃的面孔上露出了少有的轻松。“埃里希,你对下一步行动有什么建议?”

  突破色当-马斯河一线的法军防御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突破后怎么办在德军内部却是存在争议的。根据曼施坦因原本的计划,在突破色当-马斯河后,德军A集团军群至少要同时负担两个任务,第一是南下梅斯去抄“马奇诺”防线的后路;第二才是以落干装甲师(曼施坦因的计划是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组成装甲集群杀向敦刻尔克和加莱,切断比利时境内的联军主力和法国本土的陆上联络。

  随后,《曼施坦因计划》又进行了两次修正――“赫斯曼修正案”和“龙德施泰德修正案”,从而变成了“挥镰行动”方案。

  “赫斯曼修正案”将向北包抄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精锐(英法主要的机械化和摩托化部队都在这个方向上)放在了首要位置。

  而“龙德施泰德修正案”则大幅增加了A集团军群的兵力至64个师,并且增加了从卢森堡南部进攻法国梅斯的计划――这个计划不仅是作为色当-马斯河一线难以突破时的备案,同时也是包围“马奇诺”防线法军主力(人数比较多,但大多是普通的步兵师),以及打通A集团军群后勤线的需要。

  “元帅,我建议分拆使用第一装甲集团军,”曼施坦因说,“由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19装甲军和第15装甲军主力,继续执行北上包抄敦刻尔克和加莱的任务。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41装甲军和第5装甲师(属于第1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