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3章 姚崇光下场?碰上李想杀手锏《受戒_从小说开始的文娱大莽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在主办方的地盘上,容易惹人说闲话。

  姚崇光伏案正奋笔疾书,他半辈子的不甘,半辈子的妥协,半辈子的不情愿,曾经为了上位,他将自己的文学志向强行扭转,但此刻,他满肚子的牢骚,满肚子的委屈,在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时间,便化作一篇篇短篇小说流淌于他的笔下。

  姚崇光明白这一仗派赢了,将会是他辉煌的开始,如果输了,只不过是梦醒罢了。

  与此同时,李想坐在阳台的摇椅上,伴随着秋千的晃动,他眉头微皱。

  朦胧,这种不带指向性的题目,反倒让他犯了难,倒不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是不知道到底选哪一篇。

  他皱眉思索着,眺望远方,忽然看见沙滩的尽头,海浪一朵朵,潮起潮落。

  刘永希正在和伍宇恒嬉戏打闹。

  李想见状,忽然有了主意。

  他回到屋里,拉开椅子坐下,在键盘上敲击着,屏幕上显示出两个大字,名为——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BJ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受戒的作者汪曾祺老先生汪在地球被誉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华夏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华夏最后一个士大夫。”

  可想而知,他的影响力有多大,而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便是——受戒。

  这部作品在当时的时代,影响力也非同一般——上承京派小说文脉的《受戒》,曾获得《京都文学》评选的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品”。

  尽管由于题材、风格“另类”,在《受戒》问世的当年主流评论界保持沉默,但是它受到读者的欢迎,一个公社书记对汪曾祺说,他们公社开会时有两位大队书记一边开会,一边默写《受戒》中明海和小英子的对话。

  时间证明,《受戒》及其后汪曾祺发表的一系列作品跳出了1949年以后文学界主流关注“宏大主题”、“宏大叙事”的藩篱,侧重于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生活,讴歌人情人性之美,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中小说的新格局,对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甚至在后来,受戒还入选了华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名单。

  李想倒不是针对姚崇光,而拿出受戒这个杀手锏,而是觉得对于朦胧这个赛道题目,没有什么比年少的爱情更符合它的意境。

  至于姚崇光早不参赛,晚不参赛,偏偏在第七赛道和他相撞,偏偏撞上了受戒。

  那只能说他运气不好了。

  受戒的故事只有寥寥一万两千字,但是却影响深远,故事大概讲述了——庵赵庄有座荸荠庵,庵内13岁的小和尚明海因为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