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八十九章 郡县制_重生之百将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阁,政务院,诸葛亮翻看着手中的一份折章,却是一字句的斟酌着,而在下首位置,北城明月却是端着茶,吹着茶水上的叶片,慢条斯理的喝着。^//^

  半晌,诸葛亮这才将手中的折章放下,心中已将这折章内的内容熟记于心,这折章内的内容却是不多,只有两条,重划官制,重规郡县,诸葛亮对于这两条也还是很赞同的。

  大楚如今沿用帝国那一套官制,并且在帝国之上还降了一级·这还不算什么,问题是大楚王国名义上的领土只有半个南杏府以及朱雀大城在两处,所以实际上大楚的正名官员少的可怜,除了人数最多的内阁六部,军机处,地方官全部加起来也没超过两百。

  而相比较的,内阁下面却有着无数派出地方的巡使,主要分成镇巡事,城巡令,还有县巡使三级,这三级官干着县令,城主,镇长的事,却没有一个正式的委任,只是以巡察的名义驻留地方。

  而重规郡县也十分有必要,因为大楚管理楚州,内阁六部直接管理郡县一级,府一级几乎被废弛,剩下的人也都是给了个虚位,却是没有半点实权的,可以说府一级几乎已名存实亡。

  帝国制,一县内,有县令,县六部,从主薄,兵尉,典吏等,上上下下有官名的不下数十之众,这还不算那些书办,衙役等吏员,几乎全部都是超编,这还不算,地方名册上,上面的名字比超编还邪乎,足足能多出一倍以上要吃衙门的人来。

  而帝国制度还有一个很不合理处,那就是设置府巡,郡守,县令管理府,郡县之外,还下设城主,镇长两级官员,城主的权利大的堪比郡守一级,小的也能比肩县令。

  只说襄阳,襄阳城内就有郡衙,县衙,还有城主府,三级衙门,很多职能都重叠交错而在收税等权利上,郡县衙门有,城主也有,而且最特别的是,城主拥有一城权柄,可设置兵马,而这可是郡,县衙门所没有的因为帝政分家,地方兵马以军地驻守的三大军团为主。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并不难解释,这城主镇长的人选大多都是皇帝心腹,而驻守的这些城镇,无不是大埠重城,要镇,可以说,这也是皇室加强对地方的掌控的一种方法,不过也未尝没有帝国衰弱,对地方控制不如以前才不得不如此。

  大楚占领楚,扬两州,以监管的姿态出现所以地方上,依旧有帝国的官,还有委任的城主,尽管这些官员,城主都已放权不在管事,但却是占着位置如果不是当初对其进行打压,估计这些人早就将地方弄的一团糟。....

  这折章内的两条就等于是要变革,摆脱帝国,自己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东西,为百官正名,为地方正权,诸葛亮自然明白这件事的必要,但是如果这么做了,就等于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