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 追兵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女儿都是去学女红之类的,怎么白唐玉儿的父亲,却让她跟道士学习呢?

  看来这位老父亲很喜欢道术,没准自己也入了道家了?

  朱启心里如此揣摩着,但对于别人的家事也不好太去议论什么。

  两人正聊着天呢,前面的乌斯藏的马锅头便喊到:

  “前面有个镇子,天色不早,咱们去镇子休息休息。”

  众人应了一声,朱启活动活动身上的筋骨,颠簸了整整三天了,可算是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这年头的马车,可没有后世那么好的减震措施,简直比小时候坐的三轮蹦蹦车还要颠呢。

  队伍很快就走到了一个小镇上,朱启虽然没有机会表明自己辽王的身份,但想个法子去通知一下成都的弟弟朱棣还是可以的。

  他找了个写家书的理由就出来了。

  这年头送家书,可不是随便写一封信,找个邮局就可以了。

  大明还有类似邮局的机构存在,但乌斯藏的高原之上,可没有这种东西的。

  想要送书信,只能托人顺路送去。

  好在沈家人做生意这么多年,人际关系还是有不少的。

  沈老四被朱启救了一条命,那朱启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借用一下他的人际关系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沈老四腿脚不便,便亲自写了介绍信给朱启,让朱启带着介绍信去找一个中间商。

  所谓中间商,其实也就类似明朝牙行一样的存在,属于百事通了。

  白唐玉儿正好也想出去走走,便自告奋勇的要跟着朱启一起去。

  朱启倒是不介意,更何况路上有个美女陪着也挺好。

  两人一路到了中间商所在的地方,其实就是一间客栈,这里留宿的,大部分都是往来商队的人。

  老板是个乌斯藏人,但通宵很多语言,其中自然也包括汉语。

  朱启带着介绍先过来说明了来意,那人一听说是沈家人来的,立马就热情招待了起来。

  以前有什么故事不知道,但老板效率很高,很快就找了一个要返回去成都的商队,可以帮朱启将信送回去。

  这来时慢,回去可就快的多了,毕竟没那么多的货物了,从高原上带回去的,都是马匹呢。

  估摸着二十天内,就能将信件送到成都了。

  一听说要二十天,估摸着他们得九月份才能收到消息了。

  慢是慢了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在大明,送个信件有专门的快马,这个距离也就十天之内的事情。

  不过能送就不错了,朱启也不苛求什么。

  他很快就接过了老板送过来的纸笔,随后开始写了起来。

  这封家书,朱启也是用了点心思的。

  除了写了自己的行程目的地是高昌之外,还在里面写了阿拉伯数字。

  至于收信人,则是朱启认识的一名乡老,他以前见过自己写过阿拉伯数字,还询问过,相信看到这封信以后,会第一时间去找朱棣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