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首功:辽王朱启!(求追读求推荐票)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刚才为止,都没注意到那人,显然是被吓了一跳,但也知道那不是敌人,而是最近才露面的,王保保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培养起来的新力量。

  至于名字,苏忠孝就不清楚了,但他曾听到那人念叨过这样一句话: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王保保站起身来,背着手站到了帅帐的门口,看着帐外连绵不绝的军营,叹息道:

  “这一次,我大元终究是没有这个时运啊,不过无妨,待到下次,在于尔等好好较量。传令,班师回朝。”

  ………………

  朱启蹲在太原府行宫里,看着每日里一封封的捷报,心情颇为惆怅。

  他当然不是临阵投敌了,期望着大明打败仗,而是感叹着这字面上的一个个伤亡人数,这每一个数字,背后又是谁的父母,谁的妻儿呢。

  每日看得多了,免不了要多愁善感一番,但因此会觉得不能再跟北元打仗了,那怕不是脑袋瓜子被驴踢了。

  朱启自然不是脑袋瓜子被驴踢了,北元必须打,而且必须灭,只有这些外部威胁都消灭了,咱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他只是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决定不能去当什么将军,去领军作战的决心。

  别的将军来带兵打仗能打胜仗,自己带兵能打胜仗吗?

  自己死就算了,还带着手下士兵们去送死吗?就凭着自己前几次制定战术,都跟李景隆的想法不谋而合,朱启就知道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了。

  朱棣光看地形图,就能怀疑北元是不是要打西边的边三关,建议自己出兵西面云中山。

  而自己看地形图,那就只是看地形图而已。

  这叫什么?这就叫天赋!人家脑子天生就装满了跟战争有关的天赋,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朱启很有自知之明,为了那些将士们的安危着想,朱启决定要抓紧时间退居二线才好。

  所以在军功上报方面,朱启洋洋洒洒的夸奖了一通朱棣,廖永忠,耿炳文三位将领,直把这三个人吹成了当世人杰,没有他们三个,就没有这次的大胜!

  写完之后,朱启放心的将这封军功上报给了徐达,这时候徐达是他的主帅,自然是送给徐达的啊。

  徐达那边也没有回消息,想想也是,徐达这时候忙着防御长城防线呢,不回复自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朱启想来,这封信只要送到,那绝对就稳了啊!

  朱启却不知道,徐达制定上报属下军功,向来都是实事求是,仔细确认之后才会上报朝廷的。

  尤其是看到了朱启送过来的军功信,看完了第一眼,徐达就给这封信扔到边上,并且对着左右笑着说道:

  “你们都看看辽王殿下写的,我还是头一次瞧见不为自己表功的将帅呢!”

  一场胜利最大的功劳是谁的?是顶在前面的排头兵?是在后面运输物资的粮草官?都不是,是主将啊!

  霍去病封狼居胥名留青史,可曾见到霍去病麾下谋士或是向党青史留名的?

  这军队往哪里,何时出战如何作战,可都是主将决定的,辽王殿下把自己写成了一个提线木偶一样的角色,恨不得把自己的弟弟朱棣给抬上这次云中山大捷的主将位置,但明眼人都知道,拍板决定西进云中山的是辽王殿下,搜索到胡骑,最后凌晨时分发起突袭的是辽王殿下,通知冯胜,制造雁门关大捷的,依然是辽王殿下!

  这功劳是谁的?那还用说吗!

  徐达也是二话不说,在首功的位置上,清清楚楚的写了四个大字——辽王殿下。

  随后就让人将请功的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去应天府!

  咱们要为辽王殿下请功!

  ——————

  (上六频了,不知道能不能上三江啊,请大家一定要记得每日投票,追读!靠你们了。追读,追读,追读!)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