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九十 补充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自成一体的。如果这些人另起炉灶,建立起他们自己的考核体系。至少在海南岛上,大明传统的儒家文化恐怕真要就此没落了。

  于是一连几天,琼州的官府衙门里访客络绎不绝——都是来找王璞王介山大人的。身负两榜进士光环,当初短毛进城时还曾经拼死抵抗过的王璞在本地士绅阶层中声望颇高,一向被他们当作朝廷的代言人看待。

  然而王璞这时候却也一样摸不着头脑——因为短毛们张贴出来的榜文和庞某人先前跟他说定的不太一样……

  “庞军师,不对啊,不是说还采用我们大明的规矩开科举么?可为何这上面却说什么人都能来考?”

  王璞拿着一张招考榜文去找庞雨对质,脸色当然就有点不大好看。但后者却一脸无辜相,拿过榜文翻了翻,轻松笑道:

  “没错啊?不是按照你的要求,要考两场么?一场选拔童生的资格考试,再加一场乡试补考?”

  ——王璞先前既然答应主持这次考试,就尽最大努力把一切正规化。他首先写了一封信去广州府,把这边的情况向那边作了个汇报,并正儿八经请那边委派一名学政过来主持考试——当然是不可能有人来的。但他在广州府的老朋友陈耀陈元朗却可以趁机提议:索性让他王介山代理学政。

  趁着那边旧总督去世,新总督尚未到任,谁都做不了主,却又人人都可作主的混乱局面,王璞居然得到了这份任命,这样他就有权点秀才了。不过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用什么名目开乡试才是重点

  在仔细研究了大明朝的考试规程之后,王介山决定把这次乡试的名目定为“庚午乡试补”——也就是应该于去年,公元1630年,农历庚午年进行的举人考试。

  当时的海南岛上,琼州府刚刚陷落,人心惶惶,大陆上又对琼州府进行封锁,不少生员秀才无法出海,那次考试就被耽搁了。于是王介山据此提出:由琼州府自己出面,对岛上生员进行“补考”。

  这当然不符合“朝廷体制”,但王璞现在也想通了——既然短毛那帮人连杀官夺府的反叛行为都有把握洗白,那自己跟在后面搞一些“从权之举”,到时候让朝廷追认一下估计也不会很困难。

  于是他最后提交给庞雨的考试计划是分成了两大部分:首先是要完成童子试,先考一批秀才出来;之后就是所谓“乡试补考”,在那批秀才里头点举人。

  所以按照王介山的要求,对于考生的资格要求其实很严格:本地士子若想参考,要么本来就有秀才功名,否则首先要通过童子试,在取得秀才资格后,才允许参加下一轮的乡试补。

  而且他坚决要求一定要在榜文上写清楚:此次乡试只是琼州府自己举办,将来朝廷未必认可。但举子可以凭此在琼州岛上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