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三零 新琼州(三)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他们也不可能拒绝的。

  而这一次赵立德请客,他们有机会过来跟“赵老爷”喝上一杯。俗话说酒桌上面无大小,有些平时不大敢说,不大好提的话,这时候就可以谈一谈了,就算不成,也无非借酒盖脸,事后道一声喝多了胡说八道,也能遮掩过去。

  于是之后的时间,大都是赵立德在和他们交流了。迟正杰反而得了清闲在一旁热闹。听了一阵,却也渐渐听出点门道来……

  今晚赵立德邀请来的几位都是琼州府这边数一数二的大地主,这些人所关心的当然还是土地,以及收成问题。不过这些大地主现在的日子不太好过,他们有大片的土地,但是愿意为他们耕种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因为人都去为短毛工作了。琼海军从大陆上招募来大批人手,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了许多农场。而在吴南海,李江东,张宇等人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农场系统,应该算是琼海军最为成功的体系之一。在这些农场里头,无论种子,技术,还是管理模式,虽然未必能真正重现出穿越众心目中的所谓“现代化农业体系”,但比起这个时代的普遍水准,那绝对是强到不知哪儿去了。

  同样的地,同样是种植粮食,短毛农场收成却是本地人的好几倍,还能多种一茬经济作物。这第一年,人家看个热闹,第二年,人家心里嘀咕……到如今他们短毛已经占据了海南岛四五年,那些本地农民就算再怎么迂腐,也都知道短毛的种地本事比他们强太多了。

  于是,很自然的,农民们纷纷跑来要求学习,农场方面也不藏私,说愿意学就来呗。这些农民都不识字,也不可能给他们讲课,农场方面培训他们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在技术员的带领下,亲自在农场田中干活,算是农场的雇佣工人。除了付给一定酬金外,收获也按比例分给他们一部分。

  这样学了一段时间,教会了,家里自己有地的回去伺候自家田地去了,可那些家里田地少,或者干脆没田,完全靠租种人家田地为生的农民回去一盘算——同样是帮人种地,给地主家做佃户还不如去给短毛农场打工呢。

  就算还是作佃户,若去租种农场的田地,短毛老爷不但提供种子,负责技术指导,最后田租也只收四分之一。而地主老爷的田租则至少要收到三成五——这还是短毛官府三令五申,为此不惜灭了几家敢于搞对抗的大户,这才定下来的死规矩。

  两厢一对比,应该怎么选择,是个人都知道啦——大约从前年开始,海南岛这边的地主们开始发现一个可怕现象:他们的田没人种了!只要有短毛农场存在的地区,附近佃户们都纷纷退租,改去短毛农场找活儿去了。

  ——这还仅仅只是农业口内部的转变,然而琼海军统治下的海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