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再到上海】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中国陆续签订新约。当然,这些国家以附件形式,保留了许多旧约中的不平等特权,有些换汤不换药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年,南京政府又照会英法美等大国,要求废除领事裁判权。

  在英法美等国坚决不同意的情况下,中国还是陆续收回一些主权,包括废除威海卫租借地、厦门英租界、上海领事法院等等。

  ……

  常校长还在北平跟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赃的时候,周赫煊终于带着张乐怡南下。他把《大众》副刊交给沈从文负责,让廖雅泉代管广播电台,自己先去南京开会,接下来准备前往庐山提亲。

  民国时候的京沪铁路,是指南京到上海的铁路。

  所以从天津南下,最方便的途径还是走海路,坐火车根本坐不通。

  七月底,东北虽然还未易帜,但到山东的救命粮道却已打通,山东百姓终于不再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

  与此同时,周赫煊和张乐怡也在上海登陆。

  上海码头。

  “明诚,这边!”徐志摩使劲挥舞着手臂。

  不得不说,徐志摩这人对朋友实在够热情,轮船可没有准点一说。

  周赫煊走过去跟他握手,笑道:“等很久了吧?”

  “也不久,我早晨八点来的。”徐志摩道。

  汗,快三个钟头了。

  周赫煊介绍道:“这是我未婚妻张乐怡。”

  徐志摩立即问候:“张小姐好。”

  “徐先生好。”张乐怡含蓄地笑道。

  徐志摩带着他们离开码头,帮忙把行李塞到小轿车上,热情地说:“小曼正在家里忙活,厨子今天特意准备了法式大餐。”

  周赫煊汗颜道:“志摩,你太客气了。”

  徐志摩笑道:“你们难得来一趟,当然要好好招待。”

  众人坐车前行,在经过一条租界街道时,突然看着有20多人手拿木棍,手臂上带着“反日”字样的红箍子,风风火火地冲进商店。

  周赫煊惊讶地问:“那些是什么人?”

  徐志摩笑着回应:“上海各界反对日军暴行委员会的成员。”

  “他们冲进商店做什么?”周赫煊不解道。

  徐志摩说:“查禁日货,凡是销售日货的商店,必须征收高额的‘救国基金’。”

  “这不是乱来吗?”周赫煊狂汗。

  这所谓的查禁日货,自然不可能去查禁日本商店,只可能查禁销售日货的中国商店。

  等于是打着反日的幌子,欺负本国商人来敛财。

  周赫煊不由问道:“这组织是谁搞出来的?”

  “还能有谁,上海第一名人陈德征。”徐志摩不屑地说。

  “他啊,难怪。”周赫煊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陈德征还真是个大名人,被后世戏称为“民国第一伟人”。

  这家伙是真正的斗士,已经到了圣斗士的级别!

  他反(和谐)共、反日、反帝国主义、反基督教、反商会、反文化人士,逮谁喷谁,见人就咬。

  他一生当中,怼过冯玉祥,怼过宋子文,怼过虞洽卿……怼过太多人。

  就在明年,胡适这个擅长打笔仗的文人,将被陈德征写文章喷得辞职出国。喷完胡适,陈德征又掉头找鲁迅的麻烦,把鲁迅逼得躲进日本人开的书店里不敢出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