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5【迎回周校长】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分头行动。

  北大的游行队伍规模最为浩大,他们提出两个要求:一是恢复北大的校名,二是恢复周赫煊的校长职务。

  “还我北大,还我学堂!”

  “我们要读书,不要游行!”

  “赶走李石曾,迎回周校长!”

  “……”

  马路边上,刚刚回国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傻傻地看着那些游行学生。

  他们被梁启超推荐到清华大学应聘,结果清华新任校长罗家伦还在南京,学校事务根本无人做主。二人悻悻地离开清华,刚走上大街就遇到学生游行。

  林徽因诧异道:“不是说北伐胜利,中国万象更新吗?这教育界怎么比北洋政府时还乱?”

  “我哪里知道?”梁思成颇为郁闷。他和妻子是听说民国新政府建立,一扫以往弊病,才特意赶回来建设国家的。

  林徽因走近游行队伍,拉着一个学生问:“同学,你们为什么要游行?”

  那学生激愤地说:“平津九所公立大学全部停课,我们要讨个说法!”

  旁边的学生也说:“对,必须给我说法。凭什么取消北大?凭什么解除周校长职务?那个李石曾,又有什么资格做中华大学的校长?北大被张作霖逼得听课时他在哪里?周校长自己出钱垫付北大员工薪水时,李石曾又藏到哪里去了?”

  “我们要周校长,不要李石曾!”

  “赶走李石曾,迎回周校长!”

  “还我北大,还我学堂!”

  学生们义愤填膺,口号是越喊越响亮。

  周赫煊当北大校长后,虽然没具体管过事儿,但至少学生们能够正常上课,而且私人掏钱给教职员工发薪水这事,也在学生当中流传甚广。

  跟现在搞得学校停课的李石曾比起来,周校长实在太好了,世间少有的好校长啊!

  平津九所公立大学的游行活动,被称为“读书运动”,因为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想要复课读书。

  学生读书天经地义,此举赢得社会的广泛同情。

  《大公报》就直言批评道:“在奉系时代,被世人认为腐败反动的刘哲,尚且能办成俄款交涉,使各校经费有所着落……国民政府尤不及前者。”

  九校学生“读书运动”所发表的宣言说得更直白:“军阀时代,北平九校,尚从未间新。河北恶政,至张褚(张作霖、褚玉璞)而极,然官立诸校,亦且未断弦歌。今平津克复,三月有余,大学院对国立九校,除派人做名义上的接受外,毫无切实办法……”

  李石曾的教育改革,被学界和社会一致认为,连北洋军阀都不如。

  历史上,此事一直闹了大半年,而且愈演愈烈。

  最后学生们直接冲击大学院(教育厅),又杀到李石曾和李书华的住宅,酿成流血事件,轰动全国。

  李石曾对此毫无办法,出面解决的还是蔡元培和蒋梦麟。

  如今的李石曾还在南京,正想方设法筹措教育经费,在手里没钱的情况下,他去了北平也无任何作用。

  看着桌上的电报,又看看今天的报纸,李石曾只感觉头疼无比。

  钱啊,都是钱闹的。

  教育改革咋就那么难呢?

  特别是北大学生喊的那句口号——赶走李石曾,迎回周校长,深深地刺痛了李石曾的心。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