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第一次狙击英镑_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杰和他的内阁们已经明显地感觉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八十年代,欧洲出现了私有化的浪chao,大型的国有企业纷纷化整为零,卖给了私人财团,这给当时英国的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可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席卷欧洲的经济衰退也没有放过英国,在九零年,英国全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只有零点六个百分点,而到了九一年,全年的gdp居然比上一年下跌了二点一个百分点。

  进入到九二年的第三个季度,英国经济依然没有好转,各种数据比起上一年没有明显的增长,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持平的状态。

  事实上,英国经济的衰退并不是由于国内的因素,而是受到整个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由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和欧洲大陆的集体衰退,导致私有化后对这两个市场倍加依赖的英国经济增长无力。

  为了和欧洲大陆市场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英国zhengfu加入了欧洲汇率体系(erm),以一英镑兑换马克的汇率水平,但这个汇率对于英国来说偏高。原因无他,就是当时英国的经济形势和德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九二年初,欧洲共同体的十二个国家的外长和部长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核心就是欧洲货币联盟。按照条约的规定,十二个国家将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统一货币的工作,第一阶段是强化欧洲汇率体系,实现资本的ziyou流通,第二阶段是建立“欧洲货币机构”,负责协调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第三阶段就是推出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并把第二阶段里的“欧洲货币机构”升级为欧洲zhongyang银行,为各国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

  在这个条约的约束下,各个国家的汇率政策更是被压缩到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以说,原本duli的货币政策逐渐丧失了,变成了一个只能在一定微小范围内调整的货币政策。

  英镑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时对马克的汇率是,上限则是,下限是,幅度是6%。这是个貌似可以ziyou调节的固定汇率体系,也自然为后来的英镑危机埋下了伏笔。

  九二年四月,英国大选,出于对工党可以实行国有化政策的担忧,资本开始外流,汇率逐步下跌,虽然最后和撒切尔夫人同出于保守党的梅杰最后胜出,英镑也一度恢复了往ri的坚挺,但是经济数据始终没有好转,结果经过两个月的上涨之后,在六月份又开始下跌。

  对于这种情况,梅杰和他的内阁心急如焚,他们都很清楚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在汇率市场无法ziyou调节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抬高利率来维持资本不继续往外流。

  利率的提高也不可能是无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