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62 三代不述,今唯论茶_汉祚高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仍然需要煮食加上姜之类的调品,虽然一定程度上有损茶香,但也足够透味。

  至于蒸青研磨之后加工成的茶饼,哪怕是在江东和洛阳,仍然还是属于奢侈品,不能完全流传普及开。

  一番茶艺展示颇耗精力,沈大将军脸上也是隐有倦色。在场邺地乡流们虽然对这技艺仍是多有向往,但也不敢再请求大将军再作展示。

  不过他们也无需太过失望,大将军虽然不再展示茶艺,但却赠送给他们每人一部由大将军亲自执笔编撰的《茶经》。这一部《茶经》,内容又比唐时陆羽所著《茶经》丰富得多,特别是其中关于茶道、茶艺的记载,包括一些有关茶饮的南国诗赋,俱都载录其中。

  这些邺地乡流,对于行台而言就是值得维持栽培的群体,他们此前社会地位或是不高,但只要能够紧跟行台步伐,肯定会是河北首先受惠的一批。至于河北那些所谓的经术世家,并不在行台第一轮的接触与拉扶序列中。

  《春秋》旧义,且由他去,坐而论道,首推《茶经》。行台便代表着新的章法制度,犯不上再与那些河北世族讨论什么三代得失,想要进行文化上的交汇与申辩,只能进入行台所准备的场景中来。

  很明显,沈大将军所主持的这一场茶局,给邺地乡流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无论是当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还是单纯这种精益求精的饮食风格,对他们而言都是完全陌生而又极度向往的。特别沈大将军那精妙茶艺、巧施烹饮的形象,在观者心目中更成为风雅卓然的巅峰画面,往后余生每每思及,都如当日那一盏茶回甘悠久。

  不过沈大将军倒是无暇关注这些人之后苦练茶艺的事迹,在安排好顾昌入治事宜之后,便在胜武军拱卫下径直向北。

  东武城沈牧接连传来信报,迹象种种表明羯国信都多有不稳,原本预定于开春之后继续进行的北伐战事,将要大大提前。而这一战,沈大将军则不愿再给羯国留下继续向北流窜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