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出大事了_我在大明观天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再说一遍?”

  郭贵以为自己听错了,看着薛瑞满脸惊愕之色。

  薛瑞认真道:“大人,学生有办法将历法通轨演算方法大幅精简,若是能在监中推广,更有助于天文历算人才的培养,大人以为如何?”

  “你莫非是在跟本官开玩笑?”

  郭贵听完板起脸,语气中隐隐带着些怒气。

  世业生们不知历法通轨演算方法有多复杂,他这个天文世家的当代传人岂能不知?

  薛瑞说有办法精简算法,郭贵第一反应就是他在戏耍自己。

  “学生从不妄言!”

  见郭贵沉下脸,薛瑞忙表示自己不是在说笑。

  郭贵却冷笑道:“你可知这《大统历法通轨》是何人所着?”

  “自然是钦天监首任监正元公所着。”

  这个薛瑞很清楚,通轨封面上就标注有作者名字,看过的人很容易记下,他自然不例外。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郭贵瞟了他一眼,抚须说:“昔年,元公以‘年远数盈,渐差天度’为由,上书太祖皇帝,请求改历,太祖皇帝认为可行,便命元公主持修撰。

  开国初年,历算人才流失严重,元公力不从心,请太祖皇帝招揽善算之人左之,最终历时数年得以完成修撰。

  而朝廷招揽的善算人才,便是家祖肃安公,也就是说,这《大统历法通轨》修撰,我郭家是全程参与者,你一介黄口小儿,也敢在本官面前胡吹大气?”

  他口中的肃安公,也就是郭守敬之孙郭伯玉,按辈分郭贵要称他一声叔祖。

  说起来,这郭伯玉可了不得,算是郭守敬后人中最有名之人,被誉为当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学家。

  郭伯玉对高等数学、球面几何、三角等方面都有很深研究,后人称他“精明九数之理,深通历学之源”。

  应诏助元统编成《大统历法通轨》后,郭伯玉一时“名重京师”,此后,郭伯玉还担任过钦天监春官正一职,直到宣德年间。

  据称,郭伯玉还对中国传统的珠算方法作了重要的改革,极大提升了珠算效率,连英国着名科学家李约瑟所着《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都高度赞扬了他对珠算发展做出的贡献。

  家里出了这种人才,难怪郭贵提起时隐隐有些自豪。

  郭家人参与《大统历法通轨》编撰之事,薛瑞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这跟他想说的事没有关系,便道:

  “大人,虽然这历法通轨有肃安公心血,但学生以为,其中算法有很多繁复之处,若能将其精简,便能省下大量时间,更方便他人学习。”

  郭贵之所以搬出叔祖郭伯玉,就是为了让喜欢吹牛的薛瑞知难而退,免得让别人说他欺负小辈。

  不曾想,薛瑞听后反而更来劲,这让郭贵有点下不来台。

  略一思索,郭贵拿起儿子书桌上的一本书,问薛瑞:

  “既然你说可以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