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却把礼单全部退了回去,并且义正辞严的告诉诸人,新政既成事实,望南京上下认清形势,积极配合此策推行,勿要行差踏错,以致有无妄之灾生发。

  感觉丢了面子的一班访客,或是冷笑着拂袖而去,或是一脸尴尬的转身离开,但心里都对卢象升异常不满。

  卢象升对此毫不在意,他当即严令官驿门口值守的护卫,今后除了江苏行省以及南京府主官外,不得放任何人入内拜访。此后连续数天内,前后共有十几波访客被拒后,前来拜会的人才逐渐绝迹。

  在遣散私奴的通告发出后的第五日,江苏巡抚衙门公布了在行省境内实施清丈田亩的通令,要求各地官府于崇祯十二年二月初一日正式展开。

  这项通令的内容与苏州府制订的方案别无二致,只是时间上延迟了不少,这也是考虑到了临近年关,各人的心思都放在了置办年货、准备一家人过年所需上,如果现在开始实施的话,办差的书办吏目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还不如等待年节彻底过完再予以施行。

  “这个卢建斗妄自为官十数载,于官场人情之上丝毫不通情理,也不知是如何坐到现今之高位上的!

  其言行举止迂腐之极,哪有我辈变通灵活之思虑?此等样人实是不配居于庙堂之上!”

  南京城东南方位一座豪宅的书房内,原南京小朝廷吏部侍郎徐文渊阴着脸愤愤不平地说道。

  徐家在无锡县有近十万亩良田,徐文渊在南京府也有两万多亩田地,要是施行新政,徐氏一族等于每年都要被割掉一小块肉,这怎么会让徐文渊甘心?

  自从上次从苏州煽动民乱一案中侥幸脱身之后,徐文渊被迫卸掉吏部侍郎一职,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官绅,在心有不甘之下过上了吟风赏月的致仕生活。

  在得到了朝廷新政的消息之后,徐文渊马上行动起来,利用当年在任时的人脉关系,四处游说勾连,鼓动士绅大户们团结一致,对抗朝廷这一不公举措。

  徐文渊在南京为官多年,人脉甚广,更兼与士绅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徐文渊便成了这次对抗行动的首要人物。

  一时之间,本来冷清不少的徐府重新变得门庭若市起来,南京城中有头有脸的士绅们纷纷来到徐府,在表达了众人同仇敌忾之心的同时,顺便集结到一起商议对策,最后因为怕人多嘴杂泄露机密的缘故,士绅们一致推举了五名以智计出名的人物,以此作为一个小型的中枢,专门会商总体的策略和具体方法。

  “徐兄所言甚是,如此不知变通之人着实罕见,此等官场异类必难有善终!

  只是,现下卢建斗可是极得今上之信任,如今更是口含天宪莅临南京督导,若想阻止恶政施行,他可是极为重要之人,也是我等绕不过去之关卡,须得尽快想方设法,从其身上打开缺口才行!”

  接话的是现任国子监祭酒的王铎,历史上南京城被攻破后,身为南明大学士的他率先剃发易服,投降了满清。

  “觉思兄,我等费尽心力、邀约无数人等俱是无效,这卢建斗根本就是软硬不吃,铁了心与江南士绅为敌,现下看来实是毫无办法,难道觉思兄有何妙计不成?”

  说话的是原南京小朝廷左都御史唐世济。

  在去年朱由检下旨裁撤南京小政府之后,唐世济不愿北迁入京师做一名闲官,索性主动上本辞掉了官职,安心在南京城做了一名富家翁。

  “云出贤弟此言有些夸大之嫌,卢建斗软的不吃,硬的可不一定!”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