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地力无求,大可以于荒坡山地种植,成活率极高,产量也是极大,据闻亩产可达一千余斤,并且可以以其代粮裹腹,实为荒年必备之佳品!”

  田一农与崔世生聚精会神地倾听范英云的讲说,一边听心里一边琢磨:这老范虽说出身不行,但腹中确实有料,也不知他从哪知晓如此多杂七杂八的事物。

  “要想酿酒,粮食大大的富余,此乃是前提,既是红薯能代粮,那县尊便可以上本请求于卫护县下农户试种,等到产量大增后,农户便可用红薯作为主粮之选,而其所产麦粟便可为官府大量收购。

  而后县尊再上本请酿酒法,以酿酒之产出增收,如此一来,农户多卖粮有利可图,而县府卖酒便可上缴大量税金,制酒也能雇请本地民众为工,如此一举三得之策,便可使我卫护名声大噪,且于朝廷之税金远超此前,到时候我等升迁还不是水到渠成?”

  范英云一口气讲完后,端起酒盏将里面剩余之酒一饮而尽,而后张嘴呼出一口大气。

  “县尊,老范此策大有可为!

  据世升所知,红薯乃圣上亲言大力推广之物,现下既是京畿地区广植,那便说明相关种植之法已是成熟,县尊上本请于卫护试种顺理成章。

  至于酿酒经销增加上缴税金一事,世升自当修书恩相予以详细请示,以圣上之仁厚,当会虑及西北农户贫穷之况,我等所请应当会得以允可!”

  崔世生与次辅孙传庭的关系,在陕西属于人尽皆知之事,这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既然崔世生愿意出面求助与孙传庭,将卫护县粮食连年增产丰收以及其他情况详细说明,这位次辅能出面替卫护县面圣禀明,建个小酒厂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范英云刚才阐述的已经十分详尽,这事看上去十有八九能成,一旦事成,那么顶多三年之内,卫护县给朝廷上缴的赋税可就不是多年来的几百两了,有可能是十倍数十倍的增长,有这样的政绩,他们三人升迁自然毫无问题。

  “那此事就这样定了,老夫明日便上本京师。

  再就是,既是老范言及农户田地大量增产一事,如此多粮食久储于户下,怕是不易保管,最好还是收储于官仓为好。

  文成,明日你便带人开始勘察场地,而后开始筹建新官仓,待建成后,老夫便上本朝廷,请拨付银钱,用以收购户下之存粮,以备不时之需之同时,也能让农户增产之时亦能增收!”

  田一农思忖一下之后对崔世升道。

  农户自建的储粮仓房,不管是从设施上还是管理上都无法与正规的官仓相比,如果保存不善,粮食受潮发霉、被虫鼠啮咬会损失不小,田一农刚才的布置的确是利农的良策。

  “县尊,即是提到农户增收一事,我倒是也有些许思路。”

  崔世升领命后接着开口道。

  “陕北移民中,有不少人家原先世代与边墙外之鞑虏混居,于蓄养牛马等牲畜一事上颇有所长,而观我县现况,此等大型牲畜却是极为缺乏,若能动员精善此技之农户繁育牛马等,将来既能增收,亦能解我县之困境。

  故此,我以为,县尊上本之时最好于此事也要提到,请朝廷另拨款项予以扶持。”

  “文成此议虽是极佳,但若是蓄养牛马,所需草料从何而来,我县可并无大型草场啊。”

  范英云语带疑惑的开口道。

  “哈哈,老范,这你就不懂了!

  有一种作物名曰苜蓿,不管是青料还是干料都可以作为饲养牛羊猪鸡之用。

  再者,待适才所言之酒厂建成后,将此新酒销往北地之客商,前来进货时,大可以将其北地草料运来我县售卖啊,这一来一往间,不就多了一份收入?”

  崔世升跟着孙传庭走南闯北间,知道苜蓿的诸多用处,于是便简略地将苜蓿诸多事宜讲说一遍,田一农与范英云都是点头叫好。

  既然是开了增收增产的头,思路打开的三人顺着现在的话题,把脑子里的想法一一讲出,然后分析利弊再决定是否实施。

  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探讨,在增加了几项其他举措后,田一农与崔世升方才兴尽而归。

  第二天上午,田一农与崔世升、范英云联暑的厚厚题本便通过驿站发往了京师。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