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让那些短暂留学后回归的少年们打下更好的基础。

  将来这批教材也会成为全大明通用教科书,而归国的数百名留学生中的大部分,将会成为大明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如此繁衍下去,数十年后,大明实用型人才自然会越来越多。

  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将会同时进行,朱由检已经下旨,由方以智和郑芝凤全权负责相关事物,不管花费多少银钱,朝廷都会全额拨付。

  现在首要之务就是让第一批人才有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将来在各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他们会成为大明公民,享受当时最为丰富的各种资源。

  等到这批人感受到生活的巨大变化,心里产生了强烈荣誉感的时候,与欧洲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现身说法,招揽更多人才来到大明择业定居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现在大明的知名度还是不够大,只有让更多欧洲人知道大明不仅富庶,而且强盛,那样才会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东方。

  在国家民族概念尚未成型的时代,哪怕是后来这种概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认同的时代,重视利益的欧洲人,为了足够的财富,是不介意放弃自己国籍的。

  如何提高大明的知名度呢?

  朱由检现在非常希望战争,不出意外的话,西班牙人将成为大明扩大在欧洲影响的祭旗者。

  只要击败西班牙人的大军,大明的名声将会响彻整个世界,这对人才的吸引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哈布斯堡虽然已经衰败,但其在欧洲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击败西班牙大军将会改变整个欧洲局势,而大明可以根据具体形势从容布局,采取灵活的策略借机从中渔利。

  若是能让欧洲主要国家都陷入一场大战中就好了,那样就会有更多人才,因为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急需换个地方生存,大明就成了最佳选择,最终也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不过这件事现在只能想想,想要间接推动不太可能。

  大明与欧洲隔得太远了,朝堂上虽然不缺乏玩弄阴谋诡计的人,但具体操作可是需要合格的中间人的,至少要精通各国历史及语言,但目前来看只有方以智合格,可他并不是擅长游说和计谋之人。

  想到这里,朱由检突然觉着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了。

  把大明做大做强才是根本。

  只要自身综合实力雄踞天下之首,再加上舆论宣传和引导,人才自然会不请自来,何况历史大事件发端于偶然的情况比较多,人算不如天算,大明只需要见机行事就可以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大明经济搞上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让天下的百姓生活质量提高,自己应该定位于奠基人的位置,争取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国就在大明,这才是正道。

  现在北地以及湖广地区屯田安民取得了巨大成效,大部分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在崇祯十五年到来后,各地官府已经按照朱由检的战略计划轮种经济作物。

  用不了几年,等到积累下足够的经验后,经济作物的产量将会大幅增长,天下人不仅是吃得饱,而且会吃的更好,这就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至于经济发展规划,首先要确定一点:以人为本,绝不搞突出某地的行为,防止因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的现象发生。

  朱由检始终觉得,人世间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就是亲情。

  后世作为一个孤儿的他,最羡慕的就是上学时同学说起家里的情况,他一直认为,哪怕日子比不上别人家富裕,但只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那才是幸福的真谛。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