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_崇祯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地方官府进行全面监督,并且由于同属文官系统的缘故,在某些不太严重的问题上,很多御史采取了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放任地方官员打一些擦边球。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就是大明官场的生态环境。

  只要不是政见不同的死对头,大家都会给对方留个面子,避免直接撕破脸后造成的种种后果。

  都是给朝廷办事,大家份属同僚,没必要太过分。

  但锦衣卫就完全不同了。

  天子亲军的身份意味着,所有将官校尉极其后代子孙,永远不可能进入文官集团,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全靠皇家带来,根本无须仰文官鼻息,皇家强大,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好处,沾更多的光。

  自成体系的锦衣卫有着自己的产业,当然了,这是在朱由检点头后才发展起来的。

  将官校尉们除了当差领取俸禄外,家中多余子弟全都在亲军自己的产业里做活。

  毕竟一家数口人不能只指望这一个人赚钱养家,在校尉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只有等到有了缺额,家中子弟才能补录进亲军,那剩下的总不能整日混吃等死吧?

  在这种情形下,开办其他产业,让亲军过上更好生活,以使其更加效忠于皇家的策略便应运而生。

  开遍大明各地的酒楼茶肆、清楼当铺、商行布庄,以及水陆运输业,有很多是锦衣卫开办的。

  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人员流动性强,人口最为密集之处,以便于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顺便收集到各种各样的社情民意,然后经过筛选后层层上报,最后再由锦衣卫经历司选取最有价值的上禀堂官们,由堂官们报入宫中。

  朱由检每天都会浏览锦衣卫情报汇总,以从中找出施政是否得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也是锦衣卫堂官们从来不敢懈怠的原因,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锦衣卫对于文官系统的监督那可真是拿着当自家事来办,有些防家贼的意思在里面。

  秦汉唐宋都有过与大明厂卫类似的机构,也是皇帝用来替自己张目,或者干一些上不得台面之事,但这些机构与现在大明的厂卫相比,无论是体量、势力、所掌控的范围、消息传达的准确性、对于皇帝交办之事的执行力等诸多方面来讲,都根本无法与厂卫相提并论。

  这些机构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势力范围仅限于都城,也就是只盯着皇帝眼皮底下那些人和事,出了都城就两眼一抹黑,地方有何重大事件发生,他们并不比皇帝知道的更早,从这点上看,这些机构存在感太过弱小,如同鸡肋一般。

  而朱由检则吸取了这个教训,在稳住跟脚后,随着局面逐渐好转,他便将掌控天下事的大网撒了出去。

  天子鹰犬下县,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从此之后,凡是有官府的地方,就有锦衣校尉的存在,这就让皇帝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全大明,也让地方官吏不敢再欺上瞒下。

  徭役制度和缴纳赋税方式的改变,就是来自于地方锦衣卫对相关情况的奏报。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