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零八五章 建学校_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情况也不允许,打死盛纮都不会同意的,就算王言现在是皇帝也不好使。除非拿刀子架到盛家男人的脖子上,不同意就全杀了,那才能实现。

  这个名声太糟糕,放眼大宋,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家族同意这种事……

  “好,为夫会注意的。”

  这是生活中的小插曲,他在京中为官,难免要不时的接触一些早已经乱七八糟的剧情。

  这一段时间,他去了三次政事堂,详细且深入的同众人讨论了国子监扩建的方案,连带着讨论了科举的一些变动。整体的摒弃浮躁、华丽的文风,罢诸科、词科等,并在省试中罢贴经、墨义,首重策论,再次诗赋。

  对科举考试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整,以后还要更近一步的拆分,同时将科举与做官分开。也就是建立如同现代一般的考大学的制度,想当官再另行考试。毕竟王言主政的国子监,就是在往大学的方向发展。但现在的人们学习都是为了当官,哪怕是现代时候,学习也是为了出人头地,这与教育的本义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这算是一次小小的改动,是王言提出来,政事堂的各位大臣们完善的。他的说法当然很激进,范仲淹等人再缓和一下,具体的安排基本上也符合王言的预期,必要善用开窗理论。

  就好像他最开始要钱的时候,说的相当庞大,但最后要下来的,不过只有三个书院,以及各个县开设两所官学,一所可容两千人,其中有一千人为女童蒙学名额。一所可容纳千人,接受蒙学以后的进阶教育。

  当然这个数目不是定死的,毕竟很多县的人口也用不到这么大的学堂,没那么多的学生。

  至于补贴之事,也有了着落。蒙学不必交束脩,纸笔免费发,学生自己吃喝就行。进阶教育的书院,则是不收束脩,其他的学杂、吃喝自理,说白了就是给学子提供一个上课、学习的地方,学的怎么样不管。

  这是真正给百姓们的福利,大大的降低了读书的成本。有钱人家的孩子,当然是去那些有名的夫子自己开设的书院去。甚至就连资本积累阶段,要吃糠咽菜的小地主的家庭的孩子,大多也不会选择去官方的福利书院的。

  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有战绩的名师,和没名声的不第士子,如何选择,人们当然是有数的。

  对于大宋来说,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王言给出了招,地方盖学校可以找大户化缘。至于长久的笔墨纸砚的支出,一样可以化缘。王言相信,地方大户会给他这个面子。

  而另一方面,他也要开设笔墨纸砚的工厂,进行大规模的制造,把价格打下来。不追求质量,只要不是太过差劲,能用就行。

  现在公文已经下发,明年秋天以前,各个县城,必须把这两所书院建起来。谁完不成这个KP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