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王继恩的心思_剑荡燕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目标对准了城内的百姓。

  这一违犯军纪的恶劣行为不但没有受到王继恩的制止,反而一些因此向王继恩进言的忠直将领却受到了王继恩的呵斥。

  一些将士见状也纷纷效仿,在城内掀起了一股抢掠的风气,从最开始的抢钱抢粮,演变成后来的强抢良家妇女。眼看实在看不下去了,王继恩才下令禁止在城中抢掠。这些如盗如匪的官兵这才有所收敛。

  官兵抢来的财物相当一部分上交给了王继恩,这也是他们为何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

  回到军营的上官博玉气哼哼的扔下兵器,犹自愤怒不已,自己今天向王继恩进言严肃军纪,却被王继恩一顿呵斥。

  一旁的杨云帆却是若有所思,上官博玉问到:“杨兄弟,这王大人如此的纵容士兵抢掠,难道就不怕重现王全彬平蜀时的悲剧吗?”

  王全斌乃是宋初名将,当初奉宋太祖赵匡胤旨意,率军平后蜀,只用了六十六天便平定了后蜀,俘虏后蜀国王孟昶。

  但一路的势如破竹冲昏了王全斌的头脑,认为蜀人软弱可欺,士兵随意凌辱抢掠蜀地百姓,他也不加以制止,后来导致蜀地百姓集体反抗,遍地烽火,赵匡胤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平定叛乱,王全斌也被愤怒的赵匡胤一贬再贬,名声扫地,若不是朝臣劝阻,赵匡胤真想斩了王全斌以泄心头之愤。

  如今王继恩的行径像极了当年的王全斌,不得不使人担心旧事重现。

  听上官博玉如此相问,杨云帆犹豫了一会开口说到:“虽是如此,但我感觉王大人肯定是另有用意,前车之鉴,以王大人的聪慧,他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哈哈,不错……”正在此时一声爽朗的笑声从屋外传来,正是剑门关守将上官正。

  “爹,你怎么回来了,不是今晚要陪王大人和张大人他们摆宴庆功吗?”上官博玉疑惑的问到。

  “爹今晚还有事要做,就不去掺和了……”上官正开口说到。

  “你们刚才说到王大人不去制止官兵抢掠之事,可想到什么原因了吗?”上官正捋须笑着开口问到。

  上官博玉闻言嘴角一撇,冷笑到:“还能有什么原因,因为下边的人都给王大人送钱呗,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嘛,总不好再去因此为难手下之人……”

  上官正听完摇了摇头,又望向杨云帆,开口问到:“杨贤侄,你是怎么看的?”

  杨云帆皱眉沉思了一会儿,也摇了摇头,开口答到:“我猜王大人此番必是另有隐情,至于是什么,晚辈就不知道了,还望伯父解惑……”

  “是啊,爹,你要是知道什么,就快告诉我们吧……”上官博玉有些迫不及待的问到。

  上官正踱了几步,来到案基前坐下,幽幽的开口说到:“我们本来是准备苦战破城的,没想到却一日破城,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对王大人来说却未必啊,你们想想,禁军来到蜀地近半个多月了,迟迟没有攻城,陛下一道旨意,这边便当天就破城了,这说明什么?”

  杨云帆震惊的望着上官正,开口说到:“你是说陛下会怀疑王大人……养寇自重?……”

  听到这上官博玉也是吓得冷汗直流,开口说到:“不会吧?这……成都城的形势我们都是知道的,谁能想到能一日破城?王大人谨慎起见也是没错的吧?毕竟!朝廷毕其功于一役,若是此战不胜,整个蜀地就都可能是李顺的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