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2章 深度与广度_末世大佬问鼎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陷入这种思维怪圈的粉丝们被真相恶心得难受,为了消除这种罪恶感,就只能通过骂“千色”来宣泄情绪,同时撇清自己的“投敌行为”。

  这些人里,默默删除之前发的两首歌相关动态,或者发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之前不知情竟然无意中给‘千色’艹了热度我有罪”都还算好的了,更有甚者,直接把矛盾引到内部,什么?你作为九猎的粉丝竟然听“千色”的歌?叛徒!挂她!今天我就要把你撕退圈!

  只不过,这种现象在旁人看来,除了奇怪和魔怔外根本没有别的感受。

  不就是一两首歌么?喜欢就喜欢,想听就听呗,整得跟阶级斗争似的,至于吗?

  又过一天,“千色”的官网主页更新,放在最前的正是时晏提到过的“爱乐之家”出演。

  这就是之前柳华珺给他们谈下的工作,“爱乐之家”是国内最有名的乐队类音乐综艺,虽然渐渐离开了年轻人的视野,在中老年人尤其是摇滚爱好者的群体里却仍旧很受欢迎。

  偶像团体竟然能去“爱乐之家”,光是这个奇妙的碰撞就够惹眼球的了。

  有的人不了解其中详情,看见这样的组合就张口开喷,比如“流量不要祸害音乐人”、“完了,最后一片净土也要被资本腐蚀了”等等,齐刷刷在“爱乐之家”的官方V博底下喝倒彩。

  但像美术师这样年纪稍大,也对乐队颇为关注的人却看得很透彻。

  “很难得啊,‘千色’的作品重的是广度而不是深度。”他这句话直接说到了点子上。

  这是文娱作品在受众上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广度,指的是路人盘大,传播度广;深度,指的是入坑之深,喜爱和支持程度深。

  在娱乐业发展的早期,“广度”才是文娱界受众的大头。

  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看的都是路人的欢迎度,喜爱的人越多,作品和创作者本身的知名度也越高,由此循环往复,优质有趣的作品被继续创作出来,人民群众也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快乐。

  然而,现在的受众天平却从“广度”倾斜到了“深度”。

  这很好理解,对于那些急于捞金变现的娱乐公司来说,让一百个人都喜欢这首歌,掏钱买一张唱片;还是让一个人深度入坑,疯魔似的一买就买一百张唱片,这两个哪个挣钱更快?

  毫无疑问,是后者。

  因为“广度”需要的东西太多了,质量要高,要契合不同年龄的喜好,还要大力宣传,从网络落实到电视、公交车站广告牌……每一样,都相当花费时间,根本不符合他们“内容短平快、销量集中爆发捞完就走”的商业目的。

  是以,思想固化的粉圈诞生了。

  不论是洗脑、PUA,还是内斗、提纯,亦或是做数据、艹销量,都是上面揪着粉丝榨金的把戏。

  既然能糊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