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懂的都懂 爱不释手_这个导演要谢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晒着。

  大丈夫当如是啊!

  这里就体现出顺拍的好处了,导演的思考逻辑与电影的拍摄顺序是一致的,拍摄过程中每一个的突发奇想和临机一动,都可以即刻反映到后续的拍摄中。

  换个说法,就是导演对整部电影具有最大的掌控力,始终牢牢把控剧情的走向。

  更加任性的导演,甚至会拍到一半来了灵感,把已经拍完的废掉重拍,姜麻匪和凯哥哥都是个中豪杰。

  与顺拍相对的另外一个极端,则是先易后难结合分组拍摄,也是陈一鸣前世混圈儿的看家本领。

  目的只有一个,省钱。

  这种拍法导演的自由度最小,就是个喊咔工具人。

  因为剧本都被拆零碎了,外景地、演员档期、道具和设备被制片人拼接的严丝合缝。

  导演第一不能过于严苛,因为工期比品质更重要,一旦延期不是经费超支的小问题,而是整个项目完蛋的大事件。

  第二是不能瞎鸡儿乱改,因为拍摄是跳拍,你在A组也不知道B组是个什么状况,不死死扣着剧本拍的话,拍完之后素材大概率剪不到一起。

  这种拍法极大地保证了完片率和财务健康,对制片人和投资老板是一大利好。

  陈一鸣前世经历过的一个剧组,拍到一半撞上最大投资人断供,制片人把后面的戏份咔咔咔一通砍,横城租个景突击补拍几场戏,居然照样完片上映了。

  原因很简单,简单的室内戏、夜戏、正反打对话戏已经全部拍完,片子的故事轮廓已经很完整,后面还没拍的,都是费钱费时费力的外景戏、群戏、大场面动作戏。

  这部分其实就是锦上添花,豪有豪的拍法,省有省的拍法,伸缩度极大。

  好比某土豪拍出一百万订购一台车,工厂先拿十万搭出一个能动的车壳子,这叫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

  至于后续交车的时候,给的是五菱神车还是奔驰大G,全看工厂的良心了。

  人家TVB拍《射雕英雄传》,拿塑料布当瀑布,也没妨碍成为一代经典不是。

  ……

  小美不理解的是,陈一鸣以上两种拍法都没选,定下来的是既吃力又浪费的先难后易拍法。

  也就是郜叔联系的K-18教练机尚需等待排期,否则陈一鸣还会进一步加大难度,跳到天上从飞机戏开始拍。

  陈一鸣当然也是有理由的。

  《1951》的外景地是自己搭的,随便用没有时间限制。

  主要演员签的都是长档期,半年内随时待命。只有侯永、李箭签的是1个月,因为两人戏份少而且是内景戏,不挑天气。

  加上设备、道具也都是自己攒的,不存在到期归还的问题。

  因此陈一鸣有极大的自由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拍摄方式。

  相对而言,只有军方提供的重武器不由陈一鸣控制,所以飞机、大炮、坦克这些大

  请收藏:https://m.biquge77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